可复制的Costco付费会员制“秘密”

在流量越来越贵,用户流失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会员粘性,培养忠实用户成了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越来越关注的事情。

在商超行业停滞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背景下,Costco凭借付费会员制,一年收取32亿会员费,在过去10年间市值增长5倍。8月27日,Costco在大陆的首家门店于上海闵行开业,仅5小时就因客流爆满被迫暂停营业,并采取限流措施。开业短短两三天,就有10万人办理了Costco付费会员卡。Costco付费会员制的背后逻辑是什么?我们企业能不能复制呢?

回看国内企业,阿里巴巴的88VIP被定义为「一号工程」,覆盖泛电商6亿多用户、阿里文娱5亿多用户;京东则凭借京东Plus会员打造1000万付费会员;顶新也推出了全家尊享卡,轻松坐拥700万付费会员。不论是几百亿的公司,还是几百万的公司,都开始尝试推出自己的会员体系,但多数企业设计的会员体系都不活跃,甚至我们看到了不少是以打折付费会员卡的名义在卖储值卡、套餐卡,换汤不换药。

这么多成功案例,到底应该向谁学习?建立了会员体系以后,我该如何运营,才能提高用户粘性,保证续费率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