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旧改发家隐情:张力靠关系拿地 邀多位干部入职( 八 )

幸而老天垂怜,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政策,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富力才得以渡过难关。但富力并没有深刻吸取教训,尽管后来减少了发展新投资物业,但却加大了已建成投资物业的运营和投入。这些酒店等商业项目并没有给富力带来预期的收益和现金流,它被专注在住宅地产的恒大、碧桂园抛得越来越远。

资金链险些断裂让富力在拿地策略上变乖了,然而缺少对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趋势深度体察和把握的“变乖”带来的并非好运。2013年,富力开始二轮扩张,在别家主攻一线城市的时候,它选择进军二三线城市,在别人疯狂拿地之时它采取了保守的拿地策略。

李思廉认为,一线地价太贵,富力要布局省会城市,而且不拿高价地、不拿地王,并且把拿地的平均溢价率定为不超过30%。结果,二三线城市销售乏力,富力收获微薄。本就高杠杆扩张的富力此时净负债率节节升高。2014年后,新一轮调控来袭,富力再度走到生死边缘,又是依靠政府救市才活了过来。

2015年,政府调控放松,一线城市房价飙涨,富力完美错过这波行情,加上当时海外市场遇冷,富力彻底沉沦。总也对不上市场的步伐,说到底,富力还是败于决策者的眼光、决策和运营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