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To B,为何成了一门丧生意?( 七 )

它们在获得初期融资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增长,包括:增长目标、战略、路径、指标、组织、岗位、管理等。而后续融资用于加快增速,使IPO时有一个较高的估值,融资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节奏,这才是把To B当生意做的正确姿势。

国内To B公司拿到融资,把烧钱推广、跑马圈地当作是增长;甚至免费的客户就有数十万、上百万家。这既不是增长、更不是生意,只是做To C落下的毛病。

前面发了两篇关于增长的分享,好多同行联系我说:“我们不是不想增长,为增长已经招聘了好多岗位;我们的问题是不清楚该增长什么、具体增长哪些量化指标”。

我想说的是:增长不是靠某些岗位做出来,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增长动作而已。

如果不清楚要增长什么,也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找几家上市的对标SaaS公司,其财报和招股说明书(美股S1文件)都包括衡量SaaS公司的公认会计准则和关键财务指标,比如:ARR,Paid Customers,Net Dollar Retention Rate,Subions……当然也能看到营收、毛利、成本费用等其它有参考意义的指标,然后选择关键指标作为你的增长量化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