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跨界搞科技—安踏体育深度( 八 )

所谓高端品牌难以变低,是指虽然高端品牌可以通过小范围的促销来获得动销,但是如果试图将品牌形象大众化,则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一旦对应市场萎缩。高端品牌的消亡趋势难以逆转。举例来说,汽车行业曾经有一个知名品牌叫红旗。曾经我国多少次的国家典礼上国家领导人的座驾都是红旗轿车,红旗一直呈现在消费者眼中的形象就是高端,但或许是这个名字不亲民,又或者是中国高端汽车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红旗的市场份额始终做不大。于是红旗试图向下探索,走大众路线,结果品牌的大众化效果极其糟糕,现在市面上红旗牌轿车已经几乎销声匿迹。

另一个例子来说说海澜之家。海澜之家这个品牌靠着“男人的衣柜”、“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的广告词走进了千家万户,但也因为有些土里土气的广告形象被赋予了“乡村”、“年迈”的标签。近两年海澜之家二代接班,通过林更新的代言试图走上品牌年轻化的道路,在方方面面进行改革,但效果始终不理想。消费者的认知观念存在巨大的惰性,一旦某个观念走进了消费者的心智,则几乎不存在什么改变的可能,正因为如此,海澜之家最近3年的业绩表现总是难以大幅跑赢市场。

品牌运营商应对这种品牌定位固化的情况,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和反复试错,已经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共识:品牌难以改变形象,通过建立新品牌反倒更容易撬动消费者的心智,因此需要搭建品牌矩阵。于是纷纷开始了新品牌的培育。不过这时候尴尬的事又来了,前面我们提到某个细分领域先发优势的重要性,而一个新品牌几乎不存在什么先发优势,因此也会给消费者不专业、不可靠的印象,造成品牌推广的难度大幅增加。安踏在这个环节上再次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前瞻性。安踏在2009年收购FILA,是安踏成长过程中又一个重要的节点。FILA这个品牌最初创立的时间是1911年,早在1970年就已经是全世界知名的运动品牌,但是自从2005年进入中国后就一直开始亏钱,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彻底撑不住了,最终卖身给了安踏。安踏在接手FILA的3年时间里,对FILA进行了全面改革,换了新团队,找明星代言(高圆圆、陈坤),更换设计师,可以说是能改的全改了,随后在2014年FILA终于开始扭转颓势并实现盈利(安踏也扛着亏了5年),目前FILA已经成为安踏走上国际化道路的重要战略布局,同时也是安踏集团旗下最重要的高端品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