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群架”的轻食行业,迎来死亡高发期( 七 )

另一方面 , 轻食产品以电商模式运作是有很大生存难度的 , 其作为一种需要保鲜的生鲜产品 , 保质期较短 , 生产后需即时配送 , 这在供应链、物流配送上的成本与时效有极高的要求 。

成本与营收间的差距不好控制 , 诚然 , 轻食终究不属于传统餐饮 , 在需求性上又不同于奶茶与咖啡 , 可以说 , 这是一场间歇性严重的生意 。 弱者 , 死在对家手里 , 强者 , 往往死在自己手里 。

品牌大战一触即发

在资本家眼里 , 轻食风刮得很快 , 行业融资大盛止步于几年前 。 “大开沙界”创立于2015年10月份 , 公开途径所能查询到的融资信息就停留2017年2月;“沙绿轻食”的创始团队里有大众点评、阿里等知名互联网公司高管 , 融资信息停留在2016年 。

显然 , 风口已无声无息地落下 , 取而代之的 , 是多个新秀昙花一现 。 如今 , 大浪淘沙 , 游戏的下半场 , 掌握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品牌手里 。

然而 , 国内轻食圈零散成兵 , 一片空白地中却没有领军品牌 。 如何在短时间内塑造市场知名度成为决策的关键所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