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90%来自北京奔驰 徐和谊自主品牌梦仅剩最后机会( 七 )

但问题在于,北汽无论从资金实力还是从政策支持,以及战略先发上,本来是有成功的可能的,是什么阻碍了北汽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上的更进一步?导致绅宝最终无奈被雪藏?反思这些,也是避免北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再犯错。

“擂台赛,靠的是本事,没有核心竞争力,早上擂台也站不住。”业内人士分析。

“北汽虽然在心能源能上占得先机,但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四点:一,是否把握用户价值;二、恰当的技术路径,三、匹配的资源,四、齐心玩命干的团队。而北汽在第一和第四点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业内人士分析。

上汽的自主品牌是“大众的技术+通用的营销”联合推动起来的,而北汽并没有,相反,北汽人才流失消息一直不断,营销端的张欣、李峰、蔡建军,研发端的汪大总、顾镭、高卫民等。

北汽在研发投入上偏低,也是被业内诟病的地方,在北汽蓝谷上市后,有媒体报出:2017年,北汽新能源年度营收为114亿元,在研发投入上仅为1500万元,占总营收的0.15%。而同为专注新能源领域的车企,比亚迪去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为62.66亿元。换言之,北汽新能源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仅为比亚迪的46分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