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 八 )

比如宝妈需要帮助孩子养成某些习惯,这里的人性本质是为了自己可能做不到,为了孩子宝妈还真有可能做到;在电商平台搜索“儿童自律表”就会发现这类商品的流量还真是不少。

当其他产品的用户对象是“决策人本人”,我们则可以针对“非决策人本人”这样的用户群体去挖掘。

3)打卡环节维度——打卡中VS打卡前

如果只是提供打卡功能,显然只是满足给有打卡需求,并且进入打卡状态的用户;这一部分用户的范围是不是太窄了呢?

一个用户从不打卡到打卡,是有个过渡阶段的,大部分人倒在要养成习惯的路上。光在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就有17万用户加入,可想而知,这个用户范围其实还是挺庞大的。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将服务环节前置,给“想养成又养不成习惯”的群体提供一些帮助,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这部分用户转化为打卡用户和习惯养成用户。

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