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2019:公关危机下的企业管理者(13)

\n

2018是滴滴的至暗之年 , 五月空姐遇害 , 时隔三个月 , 又发生乐清命案 , 滴滴声誉跌至谷底 。 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批评 , 司机也在抱怨补贴减少 , 加上监管部门介入 , 让形势危如累卵 。

\n

回顾滴滴后来的公关举措 , 官方发出的公告如石沉大海 , 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 , 批评之声依旧铺天盖地 。 哪怕滴滴工作人员登门致哀 , 也吃了被害人家属的闭门羹 。

\n

进入2019年 , 滴滴更加如履薄冰 , 小心翼翼应对各类危机 。 限制接单次数、车主常用路线;去掉个性化头像、性别等隐私内容;引入人脸识别;提升响应危机能力等操作 , 无一不是针对去年危机的举措 。

\n

但一边做事 , 也需要向外界传递信息 。

\n

“别人家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咱们单车还在解决第一公里的问题” , 今年滴滴借成立7周年之机 , 程维与柳青参加了一场吐槽大会 , 不乏对诸多敏感事件的自我奚落 。

\n

\n

相比程维的憨态可掬 , 柳青的自嘲显得自然很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