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那么难,为什么「自有品牌」成了零售商的热词( 六 )

第二个台阶是流程改进 , 即通过优化流程来提升效率 , 这可以影响20%的总成本 。

最后一个台阶叫价值工程 , 指的是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成本 。 这是降本的最大潜力所在 , 可以影响到总成本的70%-80% 。 原因是一件商品70%-80%的成本就是在研发/设计环节决定的 , 比如材料选择、技术规范等 。

可以看出 , 盒马在研发日日鲜鲜奶这款产品时 , 正是通过后两种方式控制整条供应链的成本 , 最终实现供应高品质商品的同时 , 将产品价格控制在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范围 。

自有品牌:或许没有那么美好

中国零售商对自有品牌的热情逐渐高涨是从2015年开始的 , 但发展自有品牌 , 或将面临以下几个难点:

从大环境看 , 国内零售业集中度过低 。 根据海外经验 , 自有品牌的崛起和零售行业集中度有较大关联 。 早期 , 零售商普遍规模较小 , 对上游制造业并没有话语权 , 想要推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简直是天方夜谭 。 70年代起 , 事情慢慢发生变化 。 零售商开始全球布局 , 通过行业内的不断整合 , 沃尔玛、万客隆、Costco等国际化的零售巨头开始出现 。 拥有规模优势的零售企业在和上游工厂的谈判中掌握主动 , 为自有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