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绅士家族的经济成长:以湘乡曾氏为例( 四 )
曾家第二次获得曾国藩名下的大额金钱是他领军时期 。《曾氏三代家书》中有一封曾国华写给曾国潢的信,日期是咸丰六年三月初一日 。信中这样说:
纪泽姻事,家中无钱可用,大兄有钱一万两在李迪翁处,弟嘱其送寄我家 。
这封信的发出地点应该是湖北 。盖咸丰六年之初,曾国藩被围困于江西,与湖南、湖北皆文报不通,联系中断,连送家书都不得不用隐语蜡丸,化装潜行 。二弟曾国华赴湖北诣胡林翼,要求帅兵往救 。曾国华在金钱面前,远没有曾国藩那种避之如仇的坚定意志 。当他到了湖北,得知曾国藩在李续宜(李迪庵)处积有万两白银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致送回家 。借口之一是曾纪泽结婚要用钱 。此时据曾纪泽婚事,还有二十天 。
因为曾国藩不要钱之语说得如此之响,所以曾国华此次送钱回家,做得不声不响,而当此之际,曾家确实非常困难 。一是以前曾国藩每年还较为稳定地寄回家里一二百两,从军之后此项不增反减 。二是曾家前后经历了祖父、祖母、曾母去世 。三是曾国藩回家奔丧不久,在京妻儿家小都回到了湖南老家 。曾家几兄弟这些年也纷纷给家族添人进口,曾家人口已经多达二十多人 。
曾国潢通过发挥绅士功能所获收入
随着社会地位由平民升为缙绅,曾家社会交往层次大为提升,社交费用和维持基本体面所需要的钱财也大幅增长 。比如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去世 。虽然曾家不想大办丧事,千方百计“要瞒”,“全不发讣文”,但“自初五起,每日来吊者,三二百人不等 。每日十余席,一切皆从薄 。初七酉时殓殡,夜深成服 。今日又十余席 。”十一月十八日曾国潢给曾国藩的家信又说:“家中自十月初五日起,已过吊客千余名,簿载甚详 。其送祭嶂,祭彩,奠仪者,另纸抄录呈阅 。至大小蜡烛,总以二三百斤计 。”县令师梧冈送的蓝呢幛上写的是“福备哀荣”,“周荷台及门丁皆有蓝绫幛 。”
因此曾国藩为官不久,曾家欠债已达千两之多 。在咸丰七年父丧家居过程中,曾国藩直观了解了家庭经济的困难 。他在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说:“今冬收各处银数百,而家用犹不甚充裕,然后知往岁余之不寄银回家,不孝之罪,上通于天矣 。”
事实上,湘乡曾家在经济上主要是由曾国潢支撑的 。曾国潢是曾国藩的大弟,捐监生功名,管理家族事务 。正如王先明所说,传统社会以生监为主体的96%左右的绅士沉淀下来,成为基层社区的控制力量 。曾国潢就是典型的例子 。
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曾国潢充分发挥他的“绅士功能”,将一个乡绅的敛财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
乡绅是以社会权威而不是以法定权力资格参与封建政权的运作 。在基层社区,离开绅权,正式的官方权力不能独立地运行 。乡绅在地方上承担的职责相当广泛,几乎将其“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张仲礼认为“他们承担诸多公益活动,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有时还有组织团练和征税等许多事务……总之,绅士在其本地区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曾国潢参与的地方事务也几乎遍及上述各个领域 。不过,他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出发点是谋取经济报酬 。曾国潢在家信中曾这样自述道:
弟捐官之说,是个门头,兄可不必究竟 。至若想发财,则是平生愿力 。
张仲礼将由发挥绅士作用而获得的收入分为两类 。一类是裁断纷争和调解诉讼案件所获“聘用费” 。另一类则是经理地方公共事务,比如修理道路、桥梁、办理慈善事业及地方防务过程中所获报酬,张仲礼称之为“经理收入” 。从曾国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乡绅通常确实兼有这两种收入来源,并且不止于这两种 。
推荐阅读
- 盲盒|【黑马早报】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地产5大家族财富蒸发近3000亿;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盲盒套餐;任泽平微博被...
- 商会|起底横空出世的“元未来家族” :以贩卖单价9.9元的“元宇宙令牌”盈利
- 曾国藩|如何向上汇报坏消息,才能转危为机
- 列宁|苏联为什么要杀害沙皇家族?
- 刘裕|刘裕篡位之后,为何不效仿司马炎善待曹奂,却将司马家族斩草除根
- 阿阑豁阿|她被尊为圣母,丧夫后连生3子,一个闻名世界的家族就此诞生
- 司马懿|司马懿夺权时漏杀一小孩,结果其后代致司马家族被灭,成开国皇帝
- 阿里不哥|湖北有个大家族,自称是阿里不哥的后代,且都想从汉族改成蒙古族
- 家谱|农村老太收拾屋子,发现一本家谱,从此揭开中国一尊贵家族秘密!
- 家族|你知道世界十大家族吗?这十大家族中排名第一的家族至今依然在,且出自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