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律师|苏基朗:经济繁荣仅少数人得益不能持久( 四 )
时代周报:香港的精神里面有两个很重要,一个是自由,一个是法治 。回归15年后,法治的精神还一直延续下来吗?
苏基朗:从法律专业的人来看,很多人的看法有一点悲观,好像我们的法治精神有一个危机 。我不敢说我们现在的法律教育越来越差 。现在50岁的法律精英,30年前接受法律教育,那是精英教育 。当年读法律的人很少,毕业进来做律师的也很少 。2000年以后,在香港做律师的人数比以前多得多了,他们的教育跟以前的就不可能一样了,法律专业的人能不能维持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素质?我的看法永远是从教育入手 。而教育就是唯一维持这批人的素质的办法,潜移默化的专业教育能建立起一种自尊心 。
时代周报:你的研究,是从研究泉州的地方历史,然后变成经济史,后来又研究法律史 。这里面有没有相通的地方?
苏基朗:完全相通的 。我研究泉州,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什么中国这样穷?在1970年代,这个问题绝对要问的,而且在经济史里面也会遇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一百年来没办法把经济搞上来?为什么香港可以稍微好一点?为什么台湾会起飞?这是从经济史的出发点 。第二个原因也可以说跟我作为香港人有关,我跟泉州没有家乡的关系,但是香港也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港口,所以我也看历史上另外一个港口的历史 。我看1970年代香港的经济刚刚起飞,还不知道后来会怎么样 。也可以说,我不是直接研究香港,但我的心是在香港,我的问题是问整个中国 。
所以,后来我去澳洲,开始搞经济史了,这两个问题就可以慢慢地进去研究了 。我当时研究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不同的阶段:怎么起飞,会不会衰落?后来,加了法律的问题,我的出发点就是一个正义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法治不健全呢?前面是问为什么中国这么穷,后来不穷了,但是为什么法治还要健全?到后来问题就复杂了,西方的说法,凡是不穷的地方,都是市场经济的 。我研究市场经济: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市场经济 。我已经研究泉州,是10世纪到14世纪的市场经济 。再看下去,明末到清中叶的松江府,就是现在的上海了,看松江府的棉纺织业,以前就是说资本主义萌芽 。下面再看下去,就看晚清、民国的条约港 。晚清、民国才有不平等条约,就有条约港,就变成跟西方有关的市场经济 。后来发现经济跟正义完全是分不开的 。我学了西方法律以后才明白,原来这两个东西是分不开的 。还有另外一块就是贪腐问题,贪污就是经济跟正义的问题 。我们要求的是要有正义,挣钱是正当的 。法律跟经济、正义都是配合起来 。同时,我受王赓武先生的影响,对身份认同的问题愈来愈敏感 。海外华人就是身份认同问题,中国历史上也有华夷之辨,这个问题也不易梳理清楚,不同时代有不同说法 。比如,一个匈奴人有些时候可以说是华,有些时候不是华 。中国文化、中国式的法治,什么是中国式?这些都成为我需要不断讨论的问题 。
时代周报:为什么你的问题意识中对经济繁荣与贪污现象特别关注?
苏基朗:我要说明的是经济繁荣必须越多人受益越好 。经济繁荣只有少数人得益,就不能维持得太久 。越多人受益,维持比较长远一点 。少数人垄断会出大问题 。既然我研究法律,研究经济,两者是不是有交叉?经济跟贪污是有一些交叉的,我的具体题目是研究张居正 。张居正的政治生涯是要把吏治搞好,就是把贪污治好 。可是,他死后被定罪成一个贪官 。我后来想了一下,又找了英国的培根 。谁都知道培根是哲学家,但培根当年也是司法部长,反正是政府里面第三位,国王、首相之后就是他了 。他的贪污案很轰动,最后判他有罪,英国上议院、众议院都作了审判 。国王是跟他比较兄弟了,说他有罪就退官算了,所以只是免官而已,一块钱都不要罚,他过了五六年才死 。所以,那五六年里面,他写了很多有名的东西,如果他不贪污,不给人家揭发出来的话,西方的哲学界可能还差一点 。
推荐阅读
- 经营者|13起经营者集中案被罚、腾讯占9起,律师称是常态化执法体现
- 男子|男子网购无差评裤子,穿了半天腿都染黑了,律师却说兄弟你赚了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一元就能“脱单”?“脱单盲盒”火了!韭菜真的好割吗?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律师:大家不维权较真,会让知网默认可以无偿使用
- 王海|职业打假人王海,敢跟耐克美团打官司,索赔上百万公司律师被打死
- 上海市消保委|成都加拿大鹅店称“法律规定内可退货”律师:不许退货条款不符合《民法典》
- 律师|律师事务所品牌战略的含义
-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网购物品不好,还不能给差评了?
- 腾讯|43起反垄断罚单,阿里腾讯吃下大半,律师称处罚额度或将加大
- 奥特曼|又见奇葩收件名 律师:必须消除公众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