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六步构建适合汽车行业的用户运营体系( 四 )


那么说回到传统车企,在第一步中提到的多年累积的车主,其实就是车企做用户运营的冷启动切入点,这些人,购买并使用了车企的汽车,但是车企和他们并没有建立起联系,只是以数据的方式保存下来,我们只要在目前的购买环节、用车环节,实现服务合理线上化,就可以把这些车主数据激活,变成真正的用户。
这就是车企用户运营平台冷启动的关键点,基于这个思路,把经典的AARRR运营模型改变一下顺序,才能适合车企的用户运营场景,尤其是冷启动阶段:
【找准定位 ? 实现最小产品集合 ? 定义种子用户】

【留存种子用户R ? 激活种子用户A ? 引导推荐R ? 转化收入R ? 用户拉新A】
新的模型变为RARRA的顺序,虽说只是变了一下顺序,但是对于车企乃至其它传统行业非常有价值,也有实现落地的基础,只需要在原来的购买/使用等接触用户的环节做好服务合理线上化即可(纯互联网项目则没有这个基础)。
基于这样的运营模型,用户留存就是首要值得关注的,这也和车企对于汽车本身的产品运营密不可分,脱离了一定的产品力,用户是不会留下来的,用户运营最多也只能延缓流失的速度。
这里就不像纯互联平台那样,自己不造车,只负责任地去给你推荐适合你的车,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信赖。
而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所有的运营基础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核心汽车产品之上的,用户运营的手段,只能是适度放大你核心产品优点和抵消其缺点,并无法改变产品的本质。
所以,如果汽车本身的产品力都不过关,任你用什么套路也是难以持续下去的,还不如彻底转行。
4. 第四步,构建用户运营的业务架构基于上述三步所确立的运营目标、对象、切入点及冷启动路径,接下来通过对运营的用户、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应的运营手段三个层面的描述,来构建出用户运营平台的业务架构。
以一个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典型集团化车企为例,整体架构的思路就是以服务、渠道的线上化,带动存量用户上线;同时整合内外部相关服务资源,对存量用户、存量渠道、存量服务进行赋能,进而拉动新的增量消费和新用户增长,最终形成用户运营平台的业务闭环。
用户运营的业务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低成本|六步构建适合汽车行业的用户运营体系
文章插图
1)用户层包括:乘用车主、商用车主、渠道销售合伙人、用车需求方、车后服务商和车生活服务商
基于车企本身的产品线,把要服务的直接对象分为【乘用车主】(C端用户)和【商用车主】(小B类用户)。
直接和这些用户有接触的是4S店的一线销售人员在销售的场景和维保客服顾问在维修保养的场景,为了快速低成本启动,需要将他们纳入到用户运营的平台,作为【渠道合伙人】,有了他们的参与,加上汽车产品本身的一些服务环节线上化,就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实现第一批的种子用户上线和转化。
同时,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车服务,平台还可以引入【用车需求方】、【车后服务商】、【车生活服务商】,加上平台的技术手段、运营体系等共同形成所要赋的“能”。
渠道合伙人在平台提供的各种“武器”支撑下,为其带上线上的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实现更多的业务收入,进而帮助平台更好地服务用户,起到提升活跃度和转化率的作用。
2)服务层则是结合汽车行业特点,对为各类用户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描述
整体平台服务围绕【乘用车主】和【商用车主】两条主线开展,将原渠道的一线直接接触用户的顾问,通过赋能升级为【渠道合伙人】为乘/商两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引入【用车需求方】为商用车主提供商机,整合【车后服务商】与【车生活服务商】为两类车主提供各种用车服务,这些合作伙伴通过平台获得商机和收益,实现共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