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战报消失,GMV不死( 四 )


03GMV进化史,从“混乱”到“被淡化”?
“GMV本身就很水。”常波表示。
GMV是电商平台的发明。他表示,各电商平台也是在行业逐渐成熟、游戏规则透明,才明确了一致的GMV统计口径。这一点在头部电商平台的财报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解释,即平台上所有已确认的商品与服务订单的总值,无论商品是实际出售、交付还是退货。
来到直播带货的新世界,GMV统计口径再次陷入混乱。
边旭称,很长一段时间,部分直播带货平台都是把加购 (加到购物车的商品金额) 也算进GMV,不过现在大部分都是以下单金额计算GMV 。
头部主播的战报里,更是曾出现过至少三种GMV,引导GMV、GMV (下单GMV) 、支付GMV。
2019年双11期间,薇娅和李佳琦直播间就曾公布过引导GMV。财经作家吴晓波的直播首秀公布的也是引导GMV (5200万) ,举个例子,其在直播间销售的是某品牌500元的橱柜券,但引导GMV是按照橱柜的实际售价20000元来计算。
而后,薇娅、李佳琦等主流主播,所讲的GMV进化为下单GMV,这也是电商行业通行的口径。
双11|战报消失,GMV不死
文章插图
但罗永浩是个特例。按照他本人的说法,他直播间的官方战报是按照真实的支付金额计算GMV,即支付GMV,是指从下单GMV中刨去“未付款”部分。
不断被刷新的GMV神话讲到今年双11,仿佛戛然而止了。朋友圈、网络平台上的各式战报明显变少了,主流平台也安静了许多。
双11当天,到了下午,京东才更新GMV (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超过3114亿元) ,到夜里24点,首次取消数字大屏的阿里终于低调公布了GMV (双11总交易额5403亿) 。
神奇的GMV从口径不一到逐渐被“淡化”,是因为平台、商家、主播,终于都放下了GMV这个包袱?
先看平台方。开菠萝CEO王冉表示,作为大促的发起方,平台过去实时披露GMV,是担心外界不相信双11创造的巨额GMV,为的是吸引更多参与方入场。阿里最高调宣传GMV的时期,一定是平台处于强势地位,自家GMV的增长指代了双11大盘的增长。
到了今年,平台从一家独大到百花齐放,GMV势必会被分流,单一平台的增速很难再持续创新高。“现在外界已经有了共识,薇娅、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的GMV贡献过于突出,平台再高调宣传GMV就很尴尬。”王冉称。
站在商家和主播的角度看,看似大家对战报的积极性没去年双11高了,但不止一位从业者认为,是行业不得不理性面对GMV数字了。
常波表示,双11对GMV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因为日常的促销、直播间的促销,消费者双11囤货的理由变少了,品牌和主播的双11战报数据就没那么突出了。同时边旭认为,“监管加强,不允许虚假宣传,去了水分的真实GMV一披露,谁在裸泳一目了然,换言之,动辄GMV破亿的品牌没那么多,真正能出战报的商家寥寥无几。”
“平台、商家、主播,对GMV的态度一直都没有变,永远是又爱又恨。”常波表示,只是经过这几年的科普,不再唯GMV论了。
【 双11|战报消失,GMV不死】事实上,行业内不少人嘴上说的“切莫当真”,GMV不代表什么,但只要还没有找到下一个衡量电子商务平台、品牌商家、带货主播竞争力最直观的数据维度,GMV都不会消失,那些能做高GMV的公司依然有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