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怕野鸡坟前叫,就怕蛤蟆屋后跳”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俗话说“不怕野鸡坟前叫,就怕蛤蟆屋后跳”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文章图片

【俗话说“不怕野鸡坟前叫,就怕蛤蟆屋后跳”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俗话说“不怕野鸡坟前叫,就怕蛤蟆屋后跳”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文章图片


俗话说“不怕野鸡坟前叫,就怕蛤蟆屋后跳”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文章图片


俗话说“不怕野鸡坟前叫,就怕蛤蟆屋后跳”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文章图片


俗话说“不怕野鸡坟前叫,就怕蛤蟆屋后跳”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野鸡和蛤蟆都是农村地区常见的动物 , 其中野鸡在成为了三有动物后 , 由原先的“差点被吃绝”已经到了如今的“常见”了 。 不过蛤蟆也就是蟾蜍 , 它虽然让人讨厌 , 也很少有人去主动伤害 , 但是如今的蛤蟆数量确实比以前少多了 。

在我国常见的俗语中 , 许多俗语是以常见的野生动物为主角的 , 比如“上山兔子下山鸡 , 离水甲鱼莫去追” , 而这些俗语都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 比如上山兔子和下山鸡(野鸡)不要追的原因是 , 兔子擅长上坡奔跑 , 野鸡下山能够借助飞行 , 所以即使追你也追不上 , 而离水甲鱼通常是要上岸产卵 , 如果捉住了 , 甲鱼就没法繁殖了 。
那么 , 俗语中的“不怕坟前野鸡叫 , 就怕屋后蛤蟆跳”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野鸡坟前叫
在以前 , 人们是很怕野鸡在坟前叫的 , 这是因为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 , 一些人认为野鸡坟前叫是不祥之兆 。 但其实 , 野鸡在坟前叫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 而且根据笔者自己的观察 , 如今野鸡在坟前叫的频率比以前要高多了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 , 野鸡学名雉鸡 , 是雉科雉属下的鸟类 , 它们是亚洲最常见的鸟类之一 , 喜欢在农田、丘陵灌木丛、草丛中栖息 , 日行性 。 白天 , 野鸡通常在田野里觅食 , 到了晚上 , 它们会飞到附近的树上休息 。

之所以说野鸡在坟前叫是正常的 , 是因为农村的坟地通常是在农田附近 , 这里的人很少会来打扰 , 这符合它们对于栖息地的选择要求 , 其次 , 坟地中通常会种一些树 , 有些树年岁比较久一点就很高大 , 这也符合野鸡晚上休息的要求 。
再加上坟地里通常杂草丛生 , 杂草丛生就有许多草种 , 而且有草的地方就有昆虫 , 这两种都是野鸡最喜欢的食物 , 所以 , 坟地原本就是野鸡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方 。

野鸡本身就是一种群居的鸟类 , 在日常的交流中 , 它们主要的方式就是鸣叫 , 尤其是在繁殖期 , 野鸡鸣叫的频率更高 , 此时就会出现野鸡在坟头叫的情况 。
为什么说近些年野鸡在坟前叫得更加频繁了呢?这其实与人的活动有关 , 以前的农村农田少荒地多 , 再加上农药使用较少 , 田里有的是昆虫和植物种子 , 所以野鸡们的分布也非常的广 。 而如今 , 随着农药的使用 , 田里的昆虫少了 , 野鸡们也不得不去那些没有被农药污染的地方 , 比如山上或者是坟地 。
所以 , 坟地成为了野鸡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 这就导致了它们在坟前叫的频率比以前高多了 。

屋后蛤蟆跳是怎么回事?为何让人如此的忌惮?
蛤蟆学名蟾蜍 , 它和青蛙是我们最常见的两栖动物 , 虽然它们都是两栖动物 , 而且都喜欢吃害虫 , 但是因为长相原因 , 人们大都喜欢青蛙 , 讨厌蟾蜍 。

不过 , 蟾蜍的生存能力不是青蛙能比的 , 它们在产卵能力相近的前提下 , 青蛙只能在水域附近活动 , 而蟾蜍则是可以长时间离水活动 , 因此 , 即使水塘或者小河干了 , 蟾蜍也丝毫不受影响 , 这就是近些年青蛙越来越少 , 蟾蜍依然可以看到的原因 。
俗话说得“屋后蛤蟆跳”并不是说一只蛤蟆 , 而是一群蛤蟆在此生存蹦跶 , 那么 , 蛤蟆在屋后跳 , 为何让人害怕呢?我们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可能是屋后有存水 。 虽然蛤蟆可以长时间离水 , 但是它们产卵必须在水中 , 所以蛤蟆也是喜欢在水域附近活动的 。 蛤蟆在屋后跳 , 很可能是房屋后有低洼处 , 这里容易存水 , 所以让蛤蟆在此安了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