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朗泽副总裁晁伟和张春悦并肩经历了这一切 。 他全程参与了乙醇梭菌蛋白从2015年被发现、到做各种评价试验、再到申报饲料原料新产品的整个过程 。
“发现乙醇梭菌蛋白是一个偶然 。 ”晁伟讲述了这背后的故事 。
乙醇梭菌和含碳工业尾气反应后会产生乙醇醪液 , 然后在蒸馏塔把乙醇蒸出来 。 大家发现蒸馏塔内总是有非常黏稠的浆状物堵塞塔板 , 导致蒸馏系统运行不稳定 , 影响产品质量 。
【工业尾气如何变身饲料蛋白?】乙醇梭菌 。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供图
“当时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非常棘手 , 最开始想怎么能把它去除掉 , 后来董总(首钢朗泽总裁)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想法 , 把它分离出来 , 检测一下看看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利用价值 。 ”
做了大量实验分离出来后 , 送到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一检测 , 专家说这个东西还不错 , 蛋白质含量80%多 , 氨基酸含量很高 , 重金属含量也不超标 , 用作饲料应该很好 。
大家一听很兴奋 , 一边继续测试合适的分离、提纯、干燥设备和工艺 , 一边向原农业部主管部门咨询 , 如果想申报新饲料原料需要做哪些工作?有关负责人详细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 并推荐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做相关评估、论证和实验工作 。
于是 , 首钢朗泽与农科院饲料所接上了头 。
饲料所专家推荐用蛋白需求量更高的水产动物来做实验和评价 , 给出了专业的实验意见和方案:怎么做 , 做几组 , 具体添加多少比例 , 并在过程中对方案逐步优化 。 之后 , 首钢朗泽团队按照方案和指导做鲤鱼、草鱼、黑鲷等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实验 。
与此同时 , 饲料所团队做了动物实验分析报告 , 对乙醇梭菌蛋白的结构解析、功能特性、营养价值、加工适宜性等做了系统分析 。
实验做完了 , 之后的申报评审过程并不顺利 。 第一次在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初评的时候 , 因为相关的安全性试验数据不够齐全 , 没有通过 。 接下来补充做了更多动物实验和安全性测试 , 对包括上游的原料气、微生物菌种、生产过程及产品的安全性等做了全面检测 。
2019年 , 薛敏团队和首钢朗泽共同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蓝色粮仓”项目 , 项目框架下共有5个研究课题 , 包括新型蛋白质开发、应用过程匹配的高效添加剂开发、饲料加工工艺、精准营养、对肉质的影响及代谢残留等 。 他们和其他科研团队一起 , 对乙醇梭菌蛋白做了虾和其他鱼类实验 , 进行更深入的检测和研究 。
农科院饲料所团队的系统分析表明 , 乙醇梭菌蛋白结构简单 , 粗蛋白质含量高达83%以上 , 18种氨基酸占蛋白质比例达94%;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结构比例接近鱼粉 , 远优于豆粕;蛋白质消化率大于95% 。 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为3%-4.5%时 , 能显著改善动物肠道和肝脏功能;当添加比例增加到18%-20%时 , 对动物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肠组织形态等均未见有不良影响 。 此外 , 流动性、黏度、容重、吸水性、水溶性等指标也不错 , 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 。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 该产品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 。
“对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 , 我国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和评价制度 。 ”全国畜牧总站饲料评审处副处长杜伟介绍 ,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评审: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和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 如代谢产物会不会残留在肉品中 , 是否对消费者有风险等都在考量范围之内 。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集中了全国100多位包括动物营养、毒理、卫生、质量标准等8个领域内的优秀专家 , 足够权威严谨 , 有关评价机构的实验室设备、人员、资质等各方面也都有保障 。 农业农村部以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为主要依据 , 决定是否颁发新产品证书并发布农业农村部公告 。
第二次新产品申报时 , 因为各种材料齐全 , 而且实验结果很好 , 获得了专家的认可 , 顺利通过了新饲料评审 , 确定了产品标准 。 最后 , 乙醇梭菌蛋白获得了饲料新产品证书 。
目前河北首朗可年产蛋白5000吨 , 同时全球首套铁合金工业尾气生物发酵装置于去年5月在宁夏平罗县试运行成功 , 可年产蛋白5000吨 。
至此 , 首钢朗泽和农科院饲料所历经6年合作研发和论证 , 走通了从中试300吨到大规模生产万吨级的产业化之路 , 也推动了乙醇梭菌蛋白从未知菌体到饲料原料新产品的应用 。
推荐阅读
- 有什么东西翻倒了一个黑洞?倾斜的黑洞,正挑战黑洞形成理论!
- 科学家追踪快速射电爆信号 发现不同来源
- 人类正处在世界新秩序的前夜吗?全球格局加速动荡,国际社会重新洗牌
- 我们可能错失了1600次发现“第二个地球”的机会
- 天文科普:何为磁星?一起来解开磁星之谜
- 2600万年转回一次的太阳伴星,或能影响生物灭绝周期?原因何在?
- 宇宙中碳的演化
- 宇宙的边缘究竟在哪里
- 星云是孕育恒星的地方,几百万颗新恒星在这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