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宁 夏: 全力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和大西北旅游目的地( 四 )



▲ 银川漫葡小镇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互动体验场馆

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22 发挥项目驱动作用 。 编制《宁夏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 围绕重大战略部署 , 推动“十四五”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 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央和自治区项目库 。 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项目对接活动 , 举办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产业投融资对接大会 。 深化与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合作 , 引进实施一批促进文旅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 。 组织文旅企业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等展会活动 , 提升“宁夏有礼”影响力 。
23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 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基地)、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工作 , 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集聚区 。 举办“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 , 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 加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漫葡小镇扶持力度 , 活跃夜间消费市场 , 鼓励建发大阅城等单位争创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
24 加快文旅产业融合 。 制定《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新业态发展奖补办法》 , 推动文旅康养、研学体验、工业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提质升级 。 继续借力葡萄酒、枸杞、滩羊等特色产业 , 深耕宁夏文旅特色IP , 办好第二届大西北文旅高峰会、第二届中国(宁夏)星空旅游大会等系列活动 , 编制《星空旅游发展规划》 , 拓展“星星故乡”文创旅游品牌产销供应链 , 进一步提升作品—产品—商品落地转化 , 支持创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 推动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普及应用 , 支持智慧官“一带一路”应用平台、“艺盟礼益”非遗数字化平台、新科动漫VR技术应用等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

▲ 银川建发大阅城旅游休闲街区

推进服务质量优化提升
25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 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 进一步发挥政策执行、平台搭建、跨界融合等方面统筹协调作用 , 加强与企业间、部门间、行业间对接联系 , 科学分类、动态摸排全区文旅企业底数 , 认真梳理、广泛宣传各项助企纾困政策 , 落实宁夏十五厅局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 促进旅游市场复苏 。 引导市场主体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 , 调整优化经营策略 , 丰富拓展经营范围 , 提供针对性产品和服务 。 稳妥推进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改革 , 争取宁夏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试点省份 。
26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 组织实施“宁夏优品”“宁夏多礼”“宁夏微笑”“宁夏育才”“宁夏诚信”“宁夏给力”六大行动 , 形成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和引领消费升级的优质旅游服务品牌 。 制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管理办法(试行)》 , 加强信用监管、质量监管 , 提升监管水平 。 鼓励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 , 发布旅游服务质量承诺 。 开展全区星级饭店复核评定及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工作 , 举办宁夏民宿集群高质量发展论坛 。 举办宁夏导游大赛、星级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 。 巩固提升文明行业创建成果 , 持续开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 。 推进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
27 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 , 严格落实各类设施、场所、活动等防控举措 , 推动“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 , 实施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旅游热点防疫预报机制 , 做到疫情突发迅速应对 , 疫情平稳有序恢复 。 深入开展全区公共博物馆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度建设年活动 , 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 实施文化旅游领域应急救援演练 , 抓好文化旅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 落实全区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三防”建设项目 。 加强安全风险防控 ,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文化安全防线 。
28 开展市场综合整治 。 修订《文化市场自由裁量基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 制定《自治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师资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1年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市场包容免罚清单(2022年版)》 。 开展全区文化市场联合执法督导和交叉执法检查 。 深入开展旅行社经营活动专项整治行动 , 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 , 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 实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视频监控系统接入推进工程 。 深化与广东省文化旅游领域综合执法交流合作 , 全面提升执法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