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糖尿病性腹泻医案

糖尿病性腹泻多发于糖尿病日久者,其临床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泻时日十数次或数十次,甚则大便失禁,常伴有脘腹胀满、纳呆、倦怠乏力等症 。结肠镜、大便培养等检查为阴性 。属中医学“泄泻”范畴 。消渴日久,阴损及阳,致使脾肾两虚,运化功能减退 。盖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肾为先天之本,主前后二阴 。脾虚则运化不利,水浊下注;肾虚则关门不固 。脾肾两虚而成腹泻顽疾 。病因有进食生冷油腻、情志波动、寒伤脾胃等为;消渴病程中所形成的痰浊、瘀滞等病理产物,是导致糖尿病性腹泻反复发生、缠绵难愈之宿根 。
【临床应用】
王氏多以藿香正气散加减;属湿热泻者,多以葛根芩连汤加减,临床屡获奇效 。《景岳全书·泄泻》有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因此,王氏多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加用薏苡仁、车前子、泽泻、益母草、泽兰叶等药,其中益母草、泽兰叶为必用之品 。王氏认为此二味药物除渗利小便外,因质地轻清,既可升发脾阳,又可活血行滞,正好针对消渴瘀滞而治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糖尿病性腹泻医案】【病案举例】
患者李某,男,56岁 。2001年8月初诊 。主诉:患糖尿病7年,反复腹泻2年,再发3天 。患者7年前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平时服用甲福明、迪沙片,血糖控制良好 。2年前夏暑,因过食生冷而出现腹泻,经治疗后泻止 。之后稍进生冷油腻则腹泻频繁 。曾作结肠镜、大便培养等检查未见异常 。用西药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对症治疗后,泻虽止而又发便秘 。3天前因饮用冰冻啤酒导致腹泻又作,日20余次,为稀水样便,内夹不消化食物 。诊视形体丰腴,面色少华,身困乏力,纳呆腹胀,口淡乏味,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查空腹血糖6.2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60mmoL西医诊断为糖尿病性腹泻 。辨证为脾虚失运,水湿内停 。先治其标,化湿止泻,以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陈皮各12g,苏叶6g,茯苓30g,苍术、白术、半夏曲各15g,薏苡仁30g,益母草、泽兰叶各15g,桔梗、炙甘草各6g,生姜3片 。二诊:服上方3剂后,大便次数减为每日3次,且于食后出现 。缓则治其本,健脾益气,佐以化浊行滞,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苍术、白术、赤芍、丹参各5g,山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各30g,莲米、桔梗各12g,砂仁、炙甘草各6g,三七粉3g(冲服) 。服至30剂,诸症消除 。嘱其注意饮食起居,调摄情志,随访1年腹泻未发 。
按:糖尿病性腹泻发作时,患者腹泻频作甚则大便失禁 。如不及时缓解病势,恐有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酮症酸中毒之虞 。此时患者以湿浊内盛为主,法当急治其标,以化湿止泻为要务 。
大多数糖尿病性腹泻属脾气虚弱或脾肾阳虚之证 。腹泻未发作或虽泻而病情较轻时,当调补脾肾,扶正固本 。属脾气虚者,当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属脾肾阳虚者,多以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 。观察表明,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投以化浊行滞之品,一能减少腹泻发生,缩短腹泻病程;二能缓解消渴病临床症状;三能有效降低血糖、尿糖;四能延缓或防止消渴并发症的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