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白花花的牛奶一天倒掉27万瓶 , 这一次发生在中国
在20世纪30年代初 , 美国发生经济大萧条 , 资本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 , 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会施舍给穷人 。
在21世纪20年代初 , 资本家为了多赚利润 , 诱导年轻人通过买牛奶为偶像打榜 , 最终导致白花花的牛奶成箱倒掉 , 这一次发生在中国 。
两次倒牛奶事件虽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都不一样 , 但是资本家都是背后的推动者 。
4月29日 , 有网友晒出一段视频 , 有好多工人将成箱的牛奶倒进桶中 , 然后再倒进河里 , 路人看了一脸惊诧 , 这也太浪费了吧?
讽刺的是 , 就在同一天 , 我国刚刚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 , 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可罚款1万元 。
1
为什么将牛奶倒掉?
为什么成箱的牛奶会倒掉 , 是因为过期了 , 还是因为有食品安全隐患呢?
其实都不是 , 这些牛奶质量没有任何问题 , 而是牛奶的厂家蒙牛有问题 。 蒙牛为国内火热的综艺选秀节目《青春有你3》的赞助商 , 节目中会有为偶像投票的环节 。 粉丝想要为自己的爱豆投票 , 那就必须购买蒙牛真果粒 。 这个并不是纯牛奶 , 而是牛奶型饮料 。
蒙牛真果粒一共有两种 , 一种是平均单价在54元/箱的 , 可以为偶像投票10次 , 另一种平均单价在69元/箱的饮料可以为偶像投票20次 。 规则非常简单 , 买得越多 , 投票次数越多 。
蒙牛为了加速牛奶的消化 , 直接将投票的二维码印在了瓶盖里边 , 只有打开瓶盖才能扫码助力 。
很多粉丝为了给自己的偶像投票 , 都是一次性购买很多箱饮料 , 他们其实并不是为了要喝饮料 , 而是为了瓶盖里边的二维码 。 喝不掉的饮料竟然到了要请工人来帮助倒掉的地步 。
有网友在豆瓣爆料 , 明天还会有3000件到达 , 一件是6箱 , 每箱是15瓶 。 这意味着每天工人倒掉的饮料多达27万瓶 , 市场价高达124.2万元 , 这是何等的浪费?
针对粉丝投票的行为 , 在2020年2月份已经被禁止 。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对各电视节目进行了规范 , 不得出现粉丝花钱买投票的环节 , 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通过购买会员或者实质物品为选手投票、助力 。
在这个规定出台之后 , 资本改变了投票、助力的叫法 , 变成了“撑腰”和“助粒” 。 其实本质还是投票和助力 , 换汤不换药 。
平台不知道用了什么招数 , 竟然让选秀大会变成了粉丝们的炫富大会 , 有的粉丝为了给自己的爱豆打投 , 竟然直接将买来的饮料垒成了一面奶墙 , 疯狂为粉丝打call 。 当另一个爱豆的粉丝们看到对方粉丝太过嚣张时 , 就会垒出一面更大的奶墙来为爱豆助力 。
粉丝们通过消费为爱豆打榜 , 最终爱豆和背后的资本赢了 , 只有粉丝成为了这种选秀节目的“韭菜” , 仅此而已 。
2
企业营销要有点底线
5月3日 , 光明日报对这种倒奶现象进行了点评 , 指出这是现代版的“买椟还珠” , 商家应该对风险多一些后续的预判 , 在追求利益的同时 , 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 。 娱乐公司和平台同样不能置身事外 , 也应该肩负相应的责任 。 以浪费和挥霍为代价的打投 , 何谈“正能量”?
在我个人看来 , 蒙牛并非没有预判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 而是在明知道会发生这种现象的情况下 , 又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
3月25日 , 蒙牛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 , 报告显示蒙牛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60.35亿元和35.25亿元 , 双双出现了下滑 , 分别下跌3.8%和14.% 。 对于业绩的下滑 , 蒙牛给出的解释是一部分用在了疫情防控上 , 另一部分是为了恢复正常销售节奏额外投出了一部分 。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 , 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是蒙牛业绩的诅咒 。 从2016年以来到2020年 , 蒙牛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34亿、149亿、188亿、215亿、215亿元 。
蒙牛每年在营销上的花费都是净利润的数倍 , 蒙牛只能通过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换来更多的营收 , 从而获得利润的相应增长 。 现在的蒙牛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 如果不疯狂砸广告 , 那么销量就有可能下降;如果持续砸广告 , 那么净利润就会被吞噬掉一大部分 。
推荐阅读
- 操场埋尸案:校长获刑15年,杜少平一审到死刑仅35天
- 一天营收15亿还是严重亏损,14亿人口养不起“高速”?钱到底去哪了
- 老板娘被工人把头剁了,现场很惨,因为她打了工人一巴掌!
- 17年前,黑龙江一女犯被枪决,第一枪因法警打偏未死,后结局如何
- 大案纪实:2014年山西“9.15女尸案”始末
- 工地民工吃饭忘带钱,被餐馆老板怒摔其手机!
- 工厂老板急哭了,加了300元还是没人上夜班,辞职员工怒诉缘由
- 谁抢走了华大基因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