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 , 蟾蜍自古就是应月魄而生的治病良药 , 又叫“癞蛤蟆” , “癞”在古代通假“厉” , 正是《山海经》所记载的“西王母司天之厉” 。
可见 , 嫦娥窃取的“不老药”原型 , 就是自古以来能治疗疽疠恶疮的蟾蜍 , 在早期的神化传说中 , 嫦娥奔月后也的确化身成了神药的原型蟾蜍 。 但在汉代以后的故事流变中 , 蟾蜍的形象消失了 , 嫦娥又恢复成了美貌女子的模样 。
那西王母又是谁呢?
这还得从我国的日月崇拜说起 。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 , 我国古代的先民就对太阳和月亮映射出的光辉产生出无限的崇拜 , 在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 , 彩陶器上都常见有日月纹图案 , 并由此产生了日月祭祀 。
西王母(又叫西母) , 正是主管祭祀月亮的部落女巫 。
在《山海经》中有这样两段记载:“羲和之国 , 有女子名曰羲和 , 方浴日于渊 。 羲和者帝俊之妻 , 生十日” 。 “大荒之中 , 有女子方浴月 。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 , 此始浴之” 。
帝俊 , 即商朝人的始祖帝喾 , 剥去神话色彩 , 这段记载说的是帝喾的两位妻子羲和、常羲(也叫常仪)分别是主管日、月祭祀的女巫 。 《吕氏春秋》有记载“羲和作占日 , 常仪作占月” 。
无独有偶 , 殷墟考古发现的甲骨卜辞中 , 也出现了“贞 燎于东母 , 三豕”“贞 , 于西母酒豕”“壬申卜 , 贞 , 侑于东母、西母”的燎祭内容 , 佐证了《山海经》的记载 。
可见 , 所谓的西王母 , 原型是先商时期的部落女巫 。
搞清楚了西王母的原型 ,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嫦娥的原型 。
根据对出土甲骨卜辞的粗略统计 , “娥”在甲骨卜辞中出现50余次 , 词义指向比较单一 , 均为被祭祀或占卜的对象 , 而且是女祖角色 。
同时 , 上文已述 , 在早期的记载中 , 嫦娥的原名是恒娥 。 “恒”字在甲骨文中在“工”字中间竖画的左边或右边画一接近半圆形的弧线 , 这个动作在殷商时期代表巫舞 , 对此 , 《尚书》曾有解释:“敢有恒舞于宫 , 酣歌于室 , 时谓巫风 。 ”
如此看来 , “恒娥”的原型是商朝跳巫舞的女祖 , 像第一代女祖常羲一样 , 主要工作是负责祭祀月神 。 在其死后 , 甲骨卜辞中出现了“娥其害王”“祟年娥于河”的占卜记录 , 说明此时的恒娥已经成了天神 , 而成神的原因 , 是吃了第一代诞下月亮的西母—常羲留下的神药 。
推荐阅读
- 逆向思维:你的先天智慧都被掩盖了,后天而来的人性都是欲望
- 两千年一遇!月全食巧遇天王星!今夜记得看喊上你爱的人一起看!!
- 用现代的生物科学,基因科学来解释中医、中药的科学性
- 海底遗址有什么秘密?在万年以前这里存在着高度的文明
- 今年“最小”血月11月8日来袭!地月39.2万公里,为何它是红的?
- 地球变成一粒胡椒,太阳就相当于一个篮球,两者之间相距一个网球场。
- 地月距离,缩减一半,何事发生?
- 自从美国登上月球之后,为啥人类却再也没有登过月球?
- 作为粮食用途的绿藻(小球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