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很咸不能喝!那海洋中的生物,究竟是如何喝到淡水的?( 二 )


最后就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了 , 这些动物对淡水也是有需求的 , 并且它们其实和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差不多 , 都很难适应海水的盐度 。
由于没有硬骨鱼那样特殊的泌氯细胞 , 肾脏又不像软骨鱼那么强大 , 所以这类动物基本都会选择“不喝海水” 。

问题是海洋中只有海水啊 , 如果不喝海水会不会被活活渴死呢?
实际上 , 不喝海水并不代表就不摄入水分了 。 因为这些生物可以通过“干饭”来获取淡水 , 当食物进入它们体内之后 , 就能够被充分地代谢分解 , 最终变成它们身体所需的淡水 。
需要注意的是 , 哺乳动物中也存在某些“过滤海水”的佼佼者 ,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鲸鱼 。 这家伙不但体型大 , 肾脏功能也强悍 , 所以可以在吞入海水之后进行过滤 。 在自身过滤及饮食摄入的作用下 , 鲸鱼并不会为淡水不足的问题而困扰 。

值得一提的是 ,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海洋生物 , 还有一种生物比较特殊 , 那就是被科学家称之为“广盐性物种” 。 因为这些家伙 , 既能在淡水当中生活 , 也能进入半咸水水域 , 适应能力非常强 。
神奇的“广盐性物种”
广盐性物种当中大多数都是鱼类 , 它们对于水域中盐度的变化 , 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 。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长江特有物种中华鲟 , 这家伙就属于广盐性物种 。

你以为它是淡水鱼 , 却想不到它在长成幼鲟之后 , 就会朝着大海奔去 , 因为淡水当中的营养物质没办法使其跨入另一个生长阶段 。
并且这种生物从淡水进入海水和从海水进入淡水 , 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节 。 以从淡水进入海水来说 , 它们的身体状态会从排水保盐转向排盐保水 。 在这种情况下 , 会开启适用于海洋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
此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调节途径 , 第一就是吞咽海水 , 让体内水代谢达到平衡 。 第二就是减少尿量 , 因为此时它们肾小管的通透性会增强 。 第三就是让自己鳃丝上的泌氯细胞发生细胞学变化 , 简言之就是使用皮质醇让其增生 , 从而更好地排出盐分 。

由此可见 , 动物们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悍的 , 尤其是广盐性物种 , 它们体内的这种神奇调节机制 , 可能是多年演化积累才得到的成果 。
不难看出 ,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都有“过滤海水然后摄入淡水的好方法” 。 那难道人类就没有进化出什么优势吗?我们真的一点儿海水都不能喝?
人真的不能喝海水吗?
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过一句话 , 叫作“喝海水还不如渴死” , 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中的盐度大约是人血液盐度的3到4倍左右 , 而我们的肾脏又没有这么强悍 , 在这种情况下 , 海水摄入产生的盐分 , 会改变细胞和血液所需的水分 , 甚至影响人的大脑功能 。

不过此前有一个叫作阿兰·邦巴尔的生物学家 , 进行了横渡大西洋的经验 , 并且验证了如果在海上漂流 , 可以尝试节制地饮用海水 。
简单来说 , 就是在困境之下 , 科学地进行水资源分配 。 将稀缺的淡水和海水混搭起来饮用 , 这样的话也能够延长生命 , 提高生存几率!

【海水很咸不能喝!那海洋中的生物,究竟是如何喝到淡水的?】可见 , 人体对海水还是有一定适应性的 。 不知道在未来淡水真的一滴都不剩的时候 , 人是否也会进化出海洋生物那种特别的“淡化装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