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挖一麻袋根本不要钱,青岛海滩出现大量海鲜,本地大妈拎到手软


一挖一麻袋根本不要钱,青岛海滩出现大量海鲜,本地大妈拎到手软


文章图片


一挖一麻袋根本不要钱,青岛海滩出现大量海鲜,本地大妈拎到手软


文章图片


一挖一麻袋根本不要钱,青岛海滩出现大量海鲜,本地大妈拎到手软


文章图片


一挖一麻袋根本不要钱,青岛海滩出现大量海鲜,本地大妈拎到手软


【一挖一麻袋根本不要钱,青岛海滩出现大量海鲜,本地大妈拎到手软】
初冬季节 ,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 相比往年今年的气温要明显高上好几度 , 当下正是小海鲜味美繁多的时候 , 所以每逢初一、十五天文大潮汐时 , 附近住进高楼大厦的昔日渔民们 , 纷纷走出家门或者乘坐公交车 , 带着锄头、水靴、钳子等工具 , 来到几公里外的唐岛湾公园 , 享受冬日大自然馈赠 , 扇贝、蛏子、海蛎子、嘎啦、八带鮹应有尽有 , 大妈们裹着五颜六色的头巾 , 成为公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今年海鲜上岸有点“多” , 先是海虾 , 烟台市民彻夜捡海肠 , 再是胶州湾满沙滩海星 , 西海岸金沙滩环岛路捡鲈鱼 , 专家们接受说:“这是受到沿海环境治理的成果 , 当地水质改善丰富了渔业资源” , 所以市民每次赶海“收获”越来越多 。 所以很多外地网民都羡慕地说道:“在海边真好、螃蟹、皮皮虾 , 海星都成群自动上岸”
画面中的 , 一位大叔在涂滩上逮到硕大八带鮹 , 一只足有一斤多 , 当地人最拿手的做法 , 就是洗干净后 , 放入锅里煮或者蒸2分钟 , 拿出来后用冷水泡了一下 , 切好了块 , 将大葱切成段 , 用醋、味极鲜、蒜、盐、香油拌了一下 , 15分钟入味后 , 地道的一盘子“葱拌八带”就出锅了!

“个小 , 但味道鲜” 。 走进涂滩细致观察后 , 你会发现 , 相比街头零售的海货 , 它们的个头并不是很大 。 据薛家岛尹大妈介绍“别看个头小 , 但这小嘎啦味道鲜着呢!尤其是冬天挖到蛤蜊、扇贝肉 , 味道比其它季节口感更好” 。
像本地梭子蟹肉质鲜香嫩还不腥 , 即便是养殖海货 , 青岛胶州湾的红岛蛤蜊皮薄肉鲜 , 个头虽小 , 但比外地的连云港、大连、东营等地贵上好几块钱 。 土生土长的青岛当地人 , 吃惯了本地小海货 , 虽然比不了海参、鲍鱼高档 , 但蛤蜊肉饺子、虾仁肉馅包子 , 居家一日三餐 , 总有它们身影 ,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茁壮成长 , 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

青岛赶海的地方非常多 , 沿着沔阳路、黄岛轮渡码头、环湾路胶州湾老棉纺厂后海 , 穿过桥洞或者走过街天桥 , 每逢初一、十五 , 特别是周末的时候 , 附近专业赶海的大妈、大叔 , 拖着“装备” , 一些凑热闹的市民 , 带着孩子一起 , 在礁石涂滩上“寻宝” , 这些宝贵的记忆印刻在孩子们脑海里 , 一辈子都忘不了 , 成年后 , 阔别故土成为最深刻的“乡愁” 。

看似很简单的“赶海” , 相比专业的大叔、大妈 , 来看看他们专业“帮手” 。 雨披、小推车、篮子、猪八戒的“铁耙”必备 , 橡胶下水裤、泡沫做的板车 , 有人一个潮汐就能捡二三百斤海货 。

八带、虾虎、螃蟹、海螺 , 当下赶海这几种海鲜收获最多 。 本地大叔、大妈将收获来的海货 , 用小车拉回家后 , 除了自已吃外 , 还有专业赶海“金主”拿到街头上卖 , 或者送给亲朋好友 , 如果手脚勤快的大妈 , 将剥壳的蛤蜊肉、虾仁冰冻冷藏 , 或者包包子、饺子 , 总之 , 吃法多样 , 都说“靠山吃山 , 靠海吃海” , 看到青岛小哥“黄渤、黄晓明”等明星 , 长得不仅高 , 而且特别帅 , 为啥啊!就是一年四季这里有吃不完的海鲜大餐 。

今年青岛初冬比往年气温高好几度 , 非常适合赶海捉螃蟹遛娃 , 每年的五一假期前后 , 西海岸新区的整个连三岛都停不下车了!来青岛旅游 , 除了看风景 , 千万别忘了体验把“赶海”乐趣 , 关键是 一分钱都不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