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30多网购1000克牛肉干,可收到商品后发现干燥剂就占了大半


女子花30多网购1000克牛肉干,可收到商品后发现干燥剂就占了大半


文章图片


女子花30多网购1000克牛肉干,可收到商品后发现干燥剂就占了大半


文章图片


女子花30多网购1000克牛肉干,可收到商品后发现干燥剂就占了大半


文章图片


北京 。 张女士双十一期间进行网购 , 给孩子挑选牛肉干 , 看到一个商品时发现在做特价 , 4袋牛肉干加起来有1000克 , 价格却只需要30多块钱 , 她毫不犹豫地下了单 , 可当她收到快递后 , 却发现有些不对劲 , 称了一下 , 干燥剂就占了350克 。
【女子花30多网购1000克牛肉干,可收到商品后发现干燥剂就占了大半】
张女士当时在网购时 , 发现这家网店在做活动 , 而且是限量销售 , 每个客户只能下一单 。 感觉无论是味道、数量、价格 , 她都感觉很划算 , 就直接下单了 。 可是收到货后就不对劲了 。

数量上确实是四袋 , 口味也没有问题 , 但她大概看了一下 , 发现4袋牛肉干 , 好像根本达不到1000克的重量 , 随后她顺手拿着秤约了一下 , 发现是760克 。 整整少了200多克 , 这还没完 , 她发现在包装里 , 干燥剂的分量似乎也不小 。

张女士购买的这款牛肉干 , 在中间部位是透明的 , 她发现里面的牛肉干似乎并不大 , 但是干燥剂却非常大 。 为了证实想法 , 她把包装拆开进行称重 , 发现一包干燥剂的重量就达到了90克 。 四包加一起就是350克 。


把干燥剂拿出去 , 算上包装袋和牛肉干一起称重 , 只有410克的重量 , 这和商品页面宣传的1000克 , 可以说差距非常大 , 张女士认为 , 商家缺斤短两的行为太严重了 , 如果差一星半点也就算了 。 甚至连一半都没有达到 , 于是在网上进行曝光 , 接下来 , 她还考虑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 。

有网友说:33块钱买2斤牛肉干 , 只要仔细想想 , 就知道这个不靠谱 , 现在她不应该纠结干燥剂的重量 , 而是看看牛肉干是不是真材实料 。
也有网友说:在网上从来不买这些食品 , 无论价格多便宜 , 都不如自己做得放心 。
其实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 尤其是像牛肉干这种食品 , 确实不能贪便宜 , 别说是找商家购买 , 就算是自己买来制作 , 成本费用也不低 。 那商家是靠什么来赚钱呢?
当然 , 这只是提醒消费者自己去注意的问题 , 而不是商家去欺骗的理由 。 既然进行标价进行售卖 , 就要按照商品介绍来卖 , 不然就构成了违法行为 。
要知道 , 以销售为目的 , 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 叫做定量包装商品 。 很明显 , 张女士所购买的牛肉干 , 就属于这一种 。
而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 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 。 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 。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 , 可以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 , 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
张女士所购买的商品实物包装上 , 并没有标明净含量 , 而在商品页面中标注是1000克 , 可实际物品却没有达到 , 这种行为 , 就已经构成了销售欺诈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 , 为五百元 。 法律另有规定的
由此可见 , 张女士完全可以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 如果商家拒绝 , 可以将此事投诉给市场监督部门甚至是起诉 。
时至今日 , 网购已经是很多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项生活方式 , 不过由于商家众多 , 商品众多 , 还是要谨慎选择 。 尤其是食物方面 , 更是要擦亮双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