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张姗姗、张核子背后的“核酸帝国”


起底张姗姗、张核子背后的“核酸帝国”


文章图片


起底张姗姗、张核子背后的“核酸帝国”


文章图片


1
好好的核酸检测阴性 , 突然就阳了 。
11月24日 , 兰州市七里河区在组织阳性感染者转运时遇到了大难题 , 不少待转运群众在核酸检测的阳性名单里 , 但健康码却明晃晃地显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
11月25日 , 兰州市卫健委通报表示 , 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小心将部分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的名单信息记入了阴性人员的信息包中 , 并上传到了健康码工作系统 , 导致阳性人员的健康码呈现阴性 。
暂且不论“阴晴不定”的核酸检测报告到底是“假阳”还是“假阴” , 核子华曦检测结果时不时的“错乱”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
而伴随其核酸检测违规的 , 却是核子华曦的屡屡中标 , 其商业版图也在不断变大 。
顺着兰州核子华曦的主要人员查找 , 可以发现担任核子华曦监事的张姗姗有35家核酸公司与其相关联 。

最神奇的是 , 张姗姗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开到哪里 , 哪里的阳性就会大幅激增 。
核酸哪儿 , 疫情就阳到哪儿 。
是巧合 , 还是另有深意?
2
梳理核子华曦今年在全国各地的发展路线 , 能够发现 , 核子华曦进入城市的时间与城市疫情大规模反弹的时间具有大量的耦合 。
5月6日 , 内蒙古核子华曦成立 , 1个月后 , 内蒙古新增300+例 。
9月5日 , 合肥核子华曦成立 , 巧合的是 , 同样是在1个月后 , 疫情出现了显著反弹 。
贵州核子华曦在9月23日成立 , 也是很巧合 , 贵州疫情则是在2日后的9月25日达到顶峰 。
北京的情况也不例外 。 核子华曦于9月底进入北京 , 而北京疫情则在10月反弹明显 , 屡控屡增 , 11月份新增已经直逼7000例 。
大连核子华曦于10月14日成立 , 11月20日开始 , 大连的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明显增多 。
青岛核子华曦成立时间是10月18日 , 进入11月 , 青岛疫情由原本的零新增突然开始快速反弹 , 11月新增已近180例 。

太原核子华曦在10月21日成立 , 11月开始疫情显著反弹 , 巅峰时一天新增近百例 。
对比各地疫情出现明显反弹的时间差 , 多数是核子华曦进入地方半个月至一个月后 , 地方疫情开始出现明显反弹 。
当然 , 也有可能是进入11月多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 核子华曦在分析了地区病例情况之后做出了精准的战略布局 。
开拓的十余个城市刚好遇上了疫情反弹 , 可见核子华曦眼光之高明 , 布局之精准 。
毕竟 , 概率和巧合这种事 , 谁也说不好 。
3
虽然核子华曦布局时间和地方疫情反弹时间的巧合 , 确实存在概率问题 。
但核子华曦多次因违规事件被罚 , 其核酸检测存在不规范情况确实是板上钉钉 。
兰州核子华曦检测违规事件并非首次 。
早在2020年、2021年 , 核子华曦旗下的实验室就曾经多次因违规事件被罚 。
2020年4月中旬 , 济南卫健委就曾警告和处罚济南华曦医学检验公司 , 原因是华曦医学未将感染性医疗废物保存在专用包装物中 。
而所谓的“感染性医疗废物” , 有没有因为未科学放置而引发更多的感染我们不得而知 。
然而 , 济南卫健委的处罚并没有影响华曦在济南的核酸检测生意 。
与多次被通报隐患事件相对应的 , 是华曦在济南的生意越做越大 , 其覆盖点位甚至涵盖了人群极其密集、防疫重中之重的大学校园 。
2021年8月 , 山东大学的“教职工、学生及医务员工秋季开学核酸检测项目”由济南华曦中标 , 到2022年7月 , 济南华曦依然二次中标山东大学核酸检测项目 。
到2021年年初 , 济南华曦的生意甚至做到了河北 。
河北省邢台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公开宣布通报又一则济南华曦实验室检测事件 , 华曦在承担隆尧县核酸检测的过程中涉嫌谎报检测结果 , 其在样本尚未完成检测、没有获得已完成检测结果的情况下 , 直接汇报反馈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
与近日的兰州七里河事件相似 , 都是涉嫌“假阴” 。
“假阴”很容易造成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
给阳性病人发虚假阴性报告就意味着让阳性病人能够继续毫无防范地进行各种活动 。
2022年8月 , 核子华曦因使用不具备相关医学资质、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技术人员上岗证等资质的工作人员采样 , 被长沙相关监管部门处以2万元的罚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