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随着Booster7返回Starbase的HighBay2 ,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Booster9上 , B7超级助推器最近完成了另一项重要的测试 , 而BN9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内移动到发射场进行低温验证测试 。 11月29日 , BN7超重型助推器完成了11台发动机的静态点火测试 , 这次SpaceX选择了满载液氧LOX , 以测试自增压系统 。 自主增压是一种使用气态推进剂对车辆推进剂罐加压的方法 。 使用储罐中已经存在的相同推进剂 , 可以移除单独的加压系统 , BN7的系统将使用惰性气体(比如氦气)来保持储罐处于飞行压力 。 因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 , 这些气体需要储存在飞行器上 , 因此移除这样的系统可以减少助推器的质量和复杂性 。
继11月14日Boosters7成功进行了14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后 , 发射台进行了维修 , 为下一轮测试做准备 。 一个值得注意的修复包括更换OLM轨道发射架正下方的混凝土 , 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损坏 , 测试后SpaceX在发射场周围看到了大块的混凝土 。 在几天的过程中 , 可以看到工程师们正在拆除旧混凝土 , 为下一次浇筑做准备 。 旧混凝土拆除后 , 在发射台附近搭建了一个临时帐篷 , 似乎用来帮助浇筑新的发射台 。 此外 , SpaceX还继续对OLM的一个支腿结构进行屏蔽 , 该支腿容纳了大量管道和电线 , 这些管道和电线一直延伸到支架本身 。
必要的维修工作完成后 , 附近的居民就收到了11月28日星期一的静态点火通知 。 SpaceX也是急得很 , 一大早就开始了测试 , 对OLMFireX系统进行了三次测试 。 该系统使用高压气态氮和水的组合 , 以帮助减轻发动机测试期间发生火灾和意外爆炸的风险 。 随后 , 道路被封闭 , 在预期的静态火灾测试之前 , 周围被清理干净 。 在发射台周围清理完毕后 , 轨道油罐区开始在助推器上装载推进剂之前冷却推进剂管线 。 按照惯例 , 一旦必要的冷却完成 , 推进剂就流向OLM , 在那里开始冷却 , 然后正式装入推进剂 。 接下来 , 通向OLM和OLM上方的管线被冷却 。
排气开始几分钟后 , Booster7执行了一次减压排气 , 确认测试已中止 。 过了一段时间 , 人们看到汽车在检查站排队等候 , 不久后道路开放 , 结束了当天的测试 。 当晚晚些时候 , 居民再次收到测试通知 , 这次是在周二 。 星期二 , 道路被封闭 , 在测试窗口的早些时候 , 发射台周围被清理干净 , 罐区和发射架开始了他们通常的推进剂装载作业 。
最终 , OLM停止排气 , 可以看到Booster7的LOX罐上的霜覆盖持续上升 。 霜冻持续上升 , 直到几乎整个油箱都被霜冻覆盖 , 这意味着几乎整个储罐充满了LOX——这是超重型助推器的一次新纪录 。 此前 , 唯一一次在增压器上看到如此多的霜是在液氮低温试验期间 。 在装载过程中 , 还可以看到少量的霜爬上甲烷罐 。 这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 , 因为在之前的发动机测试中装载的甲烷量不足以到达油箱壁形成霜 , 换句话说这说明这次的低温液氮量非常足 。
随着推进剂装载的继续 , 助推器开始冷却发动机 , 之后警笛响起 。 就在点火前 , FireX系统被激活 , Booster7在关闭11台发动机之前 , 点火约13秒 。 测试完成后 , 当天晚些时候道路重新开放 , 结束了一天成功的测试 。
继11台发动机静态点火后 , 12月1日 , 两台二代猛禽发动机从Booster7上拆下 , 然后换成另外两台发动机 。 第二天 , 通过筷子将助推器从OLM中取出 , 并放在运输架上 , BN7回到了防风林 。 12月3日 , Booster7被运回防风林 , 并放置在MegaBay内的Booster9旁边 。 与此同时 , SpaceX一直在S24号周围安装更多脚手架 , 一侧延伸至顶部检修口 。
工程师们使用脚手架拆除了车辆底部附近的一大块隔热砖 , 以及其上方的一些小块隔热砖 。 这一操作的意思不是说需要更换隔热砖 , 而是一些额外的工作 。 在就位一周多后 , S24检修口周围的脚手架慢慢被拆除 , 这表明需要在车内完成的工作都已经完成 。 此外 , 几乎所有被拆除的隔热砖都已贴会原位 , 该区域周围的脚手架也被拆除 。 目前 , S24的尾部周围仍有大量脚手架 , 该区域的工作仍在继续 。
最近两天 , SpaceX开始堆垛保护轨道罐区的护堤 。 随着发动机数量的增加和更多灰尘和碎屑的堆积 , 这是下一轮增压器测试所需要的 。 发射台一个支腿上的推进剂传输线周围也拥有了更多的保护结构 , SpaceX还发射塔底部附近增加更多的包层 。 随着SpaceX增加了在测试台上测试的发动机数量 , 测试期间塔架包层将有助于保护发射台内部的机构 , 这一切说明BN9的推出和测试已经迫在眉睫 。
推荐阅读
- 风云三号红外遥感+航天级星基,埃安星灵架构领先特斯拉FSD多少?
- 运载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河北石家庄,公交车被轿车别车,司机急刹车乘客摔倒
- 12月10日起,成都这些路口“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要被抓拍
- 有心计之人,应当经常地运用逆向思维,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 斯通心仪爵士非卖品!火箭酝酿3换1交易,范德比尔特空降休斯顿?
- 男子低价买下一座“火山口”,实际是个陨石坑,家族成亿万富翁!
- 宇航服,真正的“科技”与“狠活”!
- “神舟”十四号返回地球!落点精度在2千米以上,精准控制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