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0.8mm小孔! 太空救援将开始? 俄航天局宣布飞船将做好发射准备( 二 )


服务、推进舱或报废:直接决定联盟号生死
服务、推进舱是整艘飞船的动力来源 , 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 , 供电系统 , 通讯设备 , 遥测设备 , 飞船的导航系统等等;后部是不加压的发动机舱 , 包含用于飞船变轨和再入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和燃料 。 服务舱外部另外装有姿态控制发动机 , 传感器等 。

它作用是提供飞船的供氧、动力、通信....等 , 所以不能有失!它在分离后变轨、减速、再入 , 滑行到145千米高度才会被分离丢弃 。 联盟号离轨时的减速直接关系到飞船能否回到地球 , 减速不足可能会再次返回一条低轨道 , 减速过猛则会弹道返回 , 减速误差可能会导致落点差至数百甚至上千公里 。

联盟号飞船大约3个多小时的返回旅程 , 它要兢兢业业的工作2个半小时 , 而且要一丝差错都不能有 , 你说重要不?现在为整个设备舱散热的冷却剂漏光了 , 设备舱可能会过热导致设备宕机!俄航天局能掉以轻心吗?

太空救援开始:俄航天局有几个应对方案?国际空间站上目前有7名宇航员 , 一艘SpaceX的龙飞船 , 可以载4人 , 一艘联盟MS-22飞船 , 可以载3人 , 现在MS-22飞船有问题了 , 第一救援必定是俄罗斯航天局作出的 , MS-22飞船是俄航天局的资产 , 俄罗斯有义务确保该飞船安全 。

发射一艘载人飞船的成本 , 即使是成本控制非常优秀的神舟飞船也需要8.5亿人民币 , 约1.22亿美元 , 而俄罗斯卖给美国人的票价计算则3座飞船价格超过2.4亿美元 , 那么问题来了 , 作为俄罗斯航天局 , 究竟有几个方案可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挤一挤行吗?龙飞船原本可以载7人的!
说起来各位可能不相信 , 载人龙飞船居然是7座的 , 国际空间站上刚好7名宇航员 , 这不是全搭上便车了吗?但是很抱歉啊 , 7座的龙飞船给NASA审核时被咔掉3座 , 变成了4座飞船!原因很简单 , NASA认为SpaceX的宇航员座椅角度不对 , 溅落时可能会导致宇航员脊椎受伤 , 将角度重新设计后SpaceX发现 , 7座变成4座 , 马斯克差点就哭了 , 票价可是5500万美元啊 , 这一改就少赚1.65亿美元 。

7座飞船所以那3名宇航员坐不下了 , 只能“站票”!车上我们可以站票 , 飞船上行吗?笔者评估过 , 龙飞船的返回载荷有3吨 , 载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返回火箭制动以及返回时重心调整需要固定位置 , 将宇航员绑在地板上或者别的座椅旁不动 , SpaceX可以根据最新数据做出灵活调整 , 问题也不大 。

4座飞船但在落地的时候时候个大麻烦 , 溅落冲击可能会高达30G上 , 轻则受伤 , 重则可能会导致死亡!另外如果在返回时姿态失控翻滚也可能会撞在舱壁上受伤 , 不过这个可能性相对比较低 , 为安全起见 , 还是不要这样操作!
赌一把:坐损坏飞船回来?
联盟MS-22飞船三舱版本 , 返回舱和轨道舱都没坏 , 服务-推进舱没了冷却剂 , 电子设备舱的温度不好控制 , 返回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这个测控与通信都在这个舱内 , 姿态控制与减速发动机也在这个舱内 , 可能通信中断、推力失控 , 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

  • 1、通信中断或者断断续续无法测控;
  • 2、姿态失控 , 飞船出现无休止翻滚;
  • 3、返回过程中减速过大造成弹道再入;
  • 4、返回过程中减速不足进入一条更低近地点的轨道;
  • 5、姿态失控 , 减速变加速 , 飞船进入一条更高远地点的轨道
  • 5、勉强减速 , 返回舱重心调整“升阻比”无法修正轨迹 , 落在数千公里外;
可能最后一种还是比较好的情况 , 只要能返回地面 , 其他的都不是啥大问题 , 就担心在轨道上出现问题还在失控翻滚 , 再在轨对接救援 , 那事儿就大了哈!必须得前苏联版《太空救援》的技术才可以 。

向中国天宫空间站去就?不可行!
很多网友都留言称向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求救 , 其实除了国际空间站即将爆炸的可能外 , 否则将他们救过来是没有意义事实的 , 原因不复杂 , 因为神舟飞船只能载3人 , 他们只能呆在天宫空间站上等待被再次救援 。

另一个问题是从天宫到国际空间站 , 垂直距离看起来只有20多千米 , 但实际距离最远可达2万千米 , 而且天宫和国际空间站倾角也不一样 , 要完成这个任务 , 神舟飞船必须要提升轨道、改变倾角、调相机动 , 这都要消耗大量燃料 , 笔者不知道神舟飞船是否有储备足够的燃料 , 也不知道天宫空间站可以反向给神舟飞船“加油” , 所以这各提案可行性还真不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