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女子质疑母亲被忽悠买了保险来查监控被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湖南长沙 。 谢女士的母亲花了60000块钱买了份保险 , 在购买前 , 销售告知把钱存进来随时可以取 , 储蓄会比银行的利息高 , 可是存了三年后 , 谢女士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 完全是被忽悠了 , 找到保险公司查监控 , 更是被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
按照谢女士母亲当初的理解 , 只要把这个钱一直放在里面 , 就能获得保本3%的利息 , 目前已经存了3年 , 但是她发现这些钱根本不能取出来 , 一旦要取钱 , 就相当于退保了 , 还要损失10000多块钱 。 谢女士认为 , 当初销售的介绍 , 完全是销售误导 。
另外 , 在保单上面 , 写着母亲固定年收入是25万元 , 这一点是根本不符合实情的 , 因为她的妈妈没有任何固定收入 。 于是她找到媒体反映情况 , 希望能把母亲的60000元退回来 , 至于利息什么的根本就不指望了 。
谢女士找到保险公司后 ,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客户告知书上是客户自己告知的 , 并不是业务员填写的 。 当谢女士提出查看当时监控时 , 保险公司又让她去社区开证明 , 证明“你妈是你妈” 。
另外 , 她又了解到一件更无语的事 , 就是3年来所交的60000块钱 , 根本没有进到这个保险账户里面 , 而是需要另外交钱 , 才能产生所谓年利率3% , 这也是来到保险公司后刚刚知情的 。
后来 , 谢女士的母亲手写了一份授权书 , 谢女士才看到了当初双录监控 , 不过在监控中 , 她看到的是销售全程都没有做任何讲解 , 只是不停地翻页让母亲签字 。 当谢女士提出质疑 ,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复:这就是他们的流程 。
目前 , 谢女士已经将此事反映给银保监会进行处理 。
按照谢女士的说法来看 , 明显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 首先就是当初的业务员不接电话 , 这或许是心里有鬼 。 其次 , 就是谢女士母亲的交钱方式 , 显然是存在了误解 。 如果当初知道是现在的情况 , 能不能办理这份保险业务 , 恐怕是要打个未知数了 。
之前听过一句话 , 叫“经是好经 , 让和尚念歪了” 。 我认为这句话用在保险行业是挺合适的 , 之所以很多人听到保险就感觉打心底排斥 , 就是因为类似文中的销售太多了 , 为了业绩信口捏来 , 恐怕她自己都没有搞清楚里面的规则 。
隐瞒、混淆产品信息误导消费者 。 故意隐瞒保险产品属性 , 将具有相近保险责任的产品进行混淆 , 或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 , 都属于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
比如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或者使用保险产品的分红率、结算利率等比率性指标 , 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进行简单对比 , 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 容易引发理赔争议或退保纠纷 。
如果认为银行工作人员愚弄并投保时 , 您可以将聊天记录或通话记录及其他证明文件发送给保险公司 , 以投诉此人 , 或发送给中国保监会 , 由中国保监会所处理 。 当中国保监会核实保险获得批准后 , 您将获得全额退款 , 相关人员将受到处罚 。
不过不管怎么说 , 这都是件挺麻烦的事 , 所以建议大家 , 在投保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和免责部分 , 货比三家也没有关系 , 花点时间去研究 , 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 或者多保留一些材料和证据 。 万一投保的时候偷了懒 , 退保的时候更让人心烦 。
推荐阅读
- 奥密克戎为何两副面孔?
- 以高息为诱饵非法集资 男子吸储千万被判刑
- 欠债170万怎么办?
- 补强在即!美媒:3换1交易曝光,33岁神射手离队,森林狼冲季后赛
- 不给妈妈住进进家里来,母女翻脸了
- 缅军副总司令梭温副大将出席缅军护理和医学助理学院毕业典礼
- 免疫力“神秘帮手”?科学家:摄入核苷酸4周,变化大不同
- 马氏盛族:干细胞,如何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
-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