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整治“套路贷”乱象


合力整治“套路贷”乱象


文章图片


合力整治“套路贷”乱象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汤某甲等4人运作App平台 , 向在校大学生及大学毕业三年以内的群体实施网络“套路贷”犯罪活动 。 该组织采取多种“软暴力”手段 , 对不能按期还款的被害人及其亲友进行滋扰施压 , 索取“债务” , 致多名被害人自杀、患病、被迫退学、休学或辞职 。 2022年12月30日 ,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 , 其中包括这起“汤某甲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 (1月5日《工人日报》)

涉黑组织专盯大学生的“套路贷”不仅损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 让生活陷入网贷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 还会促使大学生不良消费以及连环贷款 , 容易使其消费理念及价值观产生偏离 。 更为严重的是 , 学生一旦不能及时还清贷款 , 可能导致辍学、自杀等情况的发生 , 还会使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网贷的阴影 , 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父母的心理负担 。 而且极大冲击着正常的金融秩序、治安秩序 , 损害司法公信力 。 其中掺杂的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又极易诱发其他违法犯罪 , 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 影响社会稳定 。

涉黑组织专盯大学生的“套路贷” , 一是缘于非法利润空间巨大而违法违规成本却极低 。 如采取现金贷或者虚假购物再回购形式 , 签订虚假合同 , 以扣除服务费、保证金、中介费名义恶意减少实际放贷数额、恶意垒高违约金等手段 , 向在校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三年以内的群体实施网络“套路贷”犯罪活动;二是因为平台监管不到位 , 有关部门整治力度不够 , 让涉黑组织有机可乘;三是一些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 不替家庭考虑乱花钱 。 不是去勤工俭学挣钱消费 , 而是到处去借钱甚至网上借钱 , 自控能力较差又没有社会经验就被套路了 , 从而成为涉黑组织的“猎物”;凡此种种 , 不一而足 。
涉黑组织专盯大学生的“套路贷”不是法外之地 , 打击涉黑组织专盯大学生的“套路贷”必须多方参与、合力共治 。 监管部门应与时俱进进行上层制度设计 , 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 必须疏堵并举 , 要求正规金融机构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 , 为急需用钱的大学生提供可靠、便捷的渠道 。

打击涉黑组织专盯大学生的“套路贷” , 互联网平台不能置身事外 , 应当建立完备的审核制度 , 对于违规广告、贷款等信息要有有效的甄别和处置机制 , 避免沦为违法犯罪的“帮凶” 。
【合力整治“套路贷”乱象】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宣传力度 , 帮助大学生认清“套路贷”的本质与“套路” , 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 提高对于违法借贷的抵御力和免疫力 。 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应“量力而行” , 量入为出 , 根据收入水平消费或借款 , 以免掉进“套路贷”陷阱难以自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