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7“碰瓷”特斯拉,理想汽车才是2022年新势力最大赢家?


理想L7“碰瓷”特斯拉,理想汽车才是2022年新势力最大赢家?


文章图片


理想L7“碰瓷”特斯拉,理想汽车才是2022年新势力最大赢家?


文章图片


理想L7“碰瓷”特斯拉,理想汽车才是2022年新势力最大赢家?


文章图片


理想L7“碰瓷”特斯拉,理想汽车才是2022年新势力最大赢家?


\">
热点解读、新车资讯、行业新鲜事 , 请关注“GoLight出行”
特斯拉启动新一波大规模降价之后 , 全国数百名车主走进了各地特斯拉线下门店维权 , 与此同时 , 降价的效果也很明显 , Model Y的部分车型交付周期从1-4周提升到了2-5周 , 降价首日特斯拉全国交付量破万 , 周末2天有些门店每天的提车量超过200台 , 比亚迪、蔚小理的部分用户也转订特斯拉 。

更有甚者 , 网上盛传特斯拉中国降价后3天获得了3万台订单 , 这让国产车企羡慕不已 。 但令人意外的是 , 最先坐不住的居然是理想汽车 。
01Model Y抢走理想L7订单?李想急了
据媒体统计 , 在Model Y的意向客户中 , 有30%的人群将理想L8作为对比 , 比亚迪汉也占了三成 , 有人认为理想L7也会受到影响 。

作为一款中大型五座SUV , 理想L7的售价为33.98-37.98万元 , 与作为中型SUV的Model Y的价格(25.99-35.99万元)有一定重叠 。 理想L7的优势在于空间和配置 , 而对于非家庭用户而言 , Model Y的价格有很大吸引力 。
理想汽车CEO李想立即发博解释称:目前理想L7小订的最大用户群是Model 3和Model Y用户的换购和增购 。 很难解释为什么一大批纯电车用户突然转到混动车上来 , 这看起来更像是李想本人对特斯拉肆意降价的反击 。

在汽车领域 , 习惯了燃油车的人 , 大部分很难立即接受电动车 , 只有一部分喜欢尝鲜的用户 , 会对新能源汽车表示欢迎 。 而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细分市场 , 混动和纯电也有相对独立的用户群:考虑纯电动车的用户很少去看增程式混动车型 , 但考虑混动车型的用户也会关注纯电车型 。
所以 , 李想说L7的用户都是特斯拉来的 , 可信度很低 。 开了那么久的纯电 , 换了一款价位相同的增程式汽车 , 说出去可能连他自己都不信 , 除非对续航和空间有需求 , 一部分人选择L7还算合理 。

李想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 , 趁特斯拉的热度蹭一波流量 , 顺便推广一下即将在2月份发布的理想L7 , 说是“碰瓷”也不为过 。
02销量、均价大涨 , 理想汽车赢麻了
特斯拉虽然来势凶猛 , 但也不足以成为理想汽车的劲敌 。
首先 , 理想的最大对手是BBA等高端燃油车型 , 纯电市场有自己的用户群;其次 , 在20-35万这个市场 , 比亚迪、AITO、小鹏、极氪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车企 , 会是这次特斯拉降价受冲击最大的几个品牌 。 而理想汽车在增程式汽车市场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

2022年 , 理想汽车以13.3万台交付量位列蔚小理之首 , 虽然只有1万台的优势 , 但12月份理想交付量一举突破2万台 , 还是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一定震动 。 蔚来、小鹏、理想三家新势力 , 每年都会有一个引领者 , 要么打破年销量纪录 , 要么刷新单月交付纪录 , 2022年是属于理想汽车的一年 。
12月份 , 理想在售的2款车型L9和L8双双破万 , 继理想ONE之后 , 凭借差异化的定位和精准的用户导入 , 理想汽车做到了每款产品皆爆款 , 也让市场上唱衰增程式汽车的声音闭了嘴 。

理想汽车的成功 , 除了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 与中国市场上混动车型具有天然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 这也是比亚迪起飞的重要条件之一 。 在纯电技术趋于成熟之前 , 混动车还将作为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的重要一环继续存在 。 这意味着理想在未来几年还有很多机会布局纯电动市场 。
据LandRoads统计结果显示 , 理想汽车2022年单车成交价达37.6万元 , 比上一年增加了4.1万元 , 无论是单车成交价还是销量 , 在高端品牌中都是数一数二 。 现在 , 理想在品牌调性上 , 与沃尔沃、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十分接近 , 缺少的只有销量和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 。

Golight点评产品的稳定性和对市场的洞察 , 是2022年理想汽车赢下市场的关键 , 但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和恶补智能化所带来的成本 , 也让理想暂时告别了盈利的可能 。 而且在蔚来、小鹏都向欧洲进军的情况下 , 理想出海的步伐稍显缓慢 , 未来这家车企面临的挑战也会逐渐浮出水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