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李爱珍,07年当选美国院士,4次因年龄落选中科院院士( 二 )


其实说起来也很可笑 , 当时来到美国学习的机会不只有一个名额 , 其他人全都被美国刷了下去 , 国内给机会 , 美国还要再进行一次筛选 , 他们当然不会让我们中国人这么轻易的“窃取”知识 , 所以他们把看起来可能会学到很多东西的人刷下去 , 而把李爱珍留下了 。
配图


留下李爱珍的理由有两个 , 第一 , 他们知道 , 李爱珍得到这次机会 , 在国内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 因为国内的人都觉得李爱珍会和父母一样留在美国 , 认为李爱珍不会很爱国 , 这一点美国人也这样认为 , 他们觉得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 既然中国人都觉得李爱珍有问题 , 那他们偏要留下李爱珍 。
第二个原因 , 因为当时的李爱珍已经40多岁 , 从大学毕业之后 , 李爱珍几乎就足不出户 , 把自己埋身于科研事业中 , 所以她的知名度很小 。 美国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 所以觉得李爱珍危险性不大 , 再加上李爱珍当时已经40多岁 , 他们觉得一个40多岁的女人 , 能掀起什么风浪 , 又不是20多岁朝气蓬勃的大学生 。
配图


他们对李爱珍的歧视 , 不仅仅是对中国人的歧视 , 更是对中国女人的歧视 , 他们从骨子里认为 , 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 , 没有什么成就 , 即使走上了科研这条道路 , 也终究是碌碌无为 , 但来到美国的李爱珍 , 让这些瞧不起人的美国人都大跌眼镜 , 他们一度后悔没有刷掉李爱珍 。
毅然回国来到美国的李爱珍非常拼命 , 她在这里见到了很多国内没有的先进设备 , 在这两年期间 , 李爱珍不停地学习 , 她每天把自己泡在实验室里 , 整整两年 , 李爱珍都没有出去在街上看过一眼 , 她比在国内做研究工作时认真百倍 , 所以当访问学习结束之后 , 美国梅隆大学给李爱珍抛出了橄榄枝 , 希望她能留下 , 并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待遇 , 但这遭到了李爱珍的拒绝 。
配图


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 回国之后 , 李爱珍带着自己所学的知识 , 投入了半导体领域的研究中 , 她创立了自己的研究团队 , 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 , 投入“分子束外延”设备的研究工作 。
在当时的条件下 , 分子束外延设备非常稀有 , 只有极个别国家拥有 , 我们中国的发展那时并不好 , 所以遭到了很多国家的排挤 , 所以这些国家狗眼看人低 , 都不愿意卖给我们 , 李爱珍了解了这个困境 , 带领自己的团队十年如一日的泡在研究室里 , 他们决心要研究出我们自己的装备 。
配图


经历了数十年的研究工作 , 李爱珍的团队终于研究出来了我们自己的设备 , 这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 , 我们的国产设备性能依旧非常优秀 , 还曾被送往俄罗斯进行展览 , 李爱珍自此在科研界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 她并没有因为工作上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 李爱珍的研究工作依然非常紧张和忙碌 ,她把研究工作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
李爱珍曾经说过 , 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帮助国家的科研事业更上一层楼 , 李爱珍确实做到了 , 五年之后 , 李爱珍团队所研究出的半导体激光技术 , 再一次轰动了全世界 , 美国的院士曾经这样评价李爱珍 , 他说李爱珍的科研能力让人敬佩 , 她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料 。
李爱珍
落选中科院评选放眼我们整个国内 , 没有几个科学家能比得过李爱珍 , 在外人眼中 , 李爱珍的地位都如此高 , 可是没想到的是 , 如此优秀的李爱珍也会连续四次申请成为中科院院士而不成功 。
前半辈子 , 李爱珍一直埋头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 , 她第一次申请成为科学院院士的时候 , 已经65岁 , 李爱珍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了研究工作中 , 卓以和曾经说过 , 李爱珍的科研 , 已经达到了国内顶级的水平 , 但不知道为何 , 她屡次申请成为中科院院士而不能成功 , 李爱珍做出的几项实验成果 , 对我们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李爱珍


做出了这么多的突出贡献 , 李爱珍理应入选中科院院士 , 可是造化弄人 , 这样一位对我们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 , 没有入选中科院院士 , 却成为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 , 按理说 , 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比国内还要严格 , 这就说明美国都已经承认了李爱珍的研究能力 。 直到今天 , 依然有不少人在为李爱珍感到可惜 , 遗憾她没能成为中科院院士 , 但是李爱珍本人 , 早就已经释怀了 。
配图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李爱珍 , 她问李爱珍 , 作为国内优秀的科学家 , 为科学事业做出过这么多突出贡献 , 最后却落选中科院院士 , 您会感觉到难过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