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流动】坤轴天枢,内因与外因的实同名异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流动】坤轴天枢,内因与外因的实同名异


文章图片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流动】坤轴天枢,内因与外因的实同名异


\">
二十四、流动
若纳水輨 , 如转丸珠 。 夫岂可道 , 假体如愚 。
荒荒坤轴 , 悠悠天枢 。 载要其端 , 载同其符 。
超超神明 , 返返冥无 。 来往千载 , 是之谓乎 。
荒荒坤轴 , 悠悠天枢 。 载要其端 , 载同其符 。要:寻求 , 把握 。端:始 , 本源 。符:符节 。
精神虽然是形而上之物 , 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形 , 或者说只有将“神”和“形”结合起来才能更充分、深入、完整的领会“道” 。 所以第三句继续以形为喻 , 只是此处的形更为抽象和弘大 , 如果我们发挥想象 , 将之前所讲的内部循环不断放大 , 则地球同样构成了一个内部循环并会围绕着自转轴也就是“坤轴”自西而东的不停转动 。 同时 , 地球又围绕着太阳不停旋转 , 地球与太阳之间又构成了一种外部循环 , 而太阳便可以看作是地球外部运转的公转轴也即“天枢” 。 所以我们会发现事物的外部运动既是自由的 , 又是受一定规律制约的 , 也即呈现出一种无方向的方向性 。

坤轴和天枢又只是相对而言 , 因为太阳系又在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运动 , 以此类推 , 整个宇宙可能都在围绕着某个坤轴或天枢运动变化 。 坤轴可以看作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 , 天枢则可以看作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和制约 。 “荒荒”、“悠悠”言其在似有似无之间 , 就像我们知道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轴都是确实存在的 , 但其又是无形的 。 此即为“荒荒坤轴 , 悠悠天枢 。 ”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流动】坤轴天枢,内因与外因的实同名异】人们既然已经知道了具体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因与外因相互起作用的结果 , 而此之内因可能是彼之外因 , 此之外因又可能是彼之内因 , 只是实同而名异 , 于是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要探寻这种种的“因”到底是什么?及至整个世界生生不息发展变化的本源动力又是什么?人类的精神认知也正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 , 趋向于无限 。

比如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从分子到原子再到质子、中子等等 , 而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则是实践 , 因为人们有时候认识到某种道理却暂时无法将之运用到现实 , 有时候知道如何运用却又暂时说不出其中的道理 , 所以只有当人们能够熟练地将某种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 , 才算是真实地完成了对相应事物的认识 。 此时也便实现了认识和实践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 二者如同符契一样相互印证着对方 , 此即为“载要其端 , 载同其符 。 ”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流动】神有形空 , 神空形有 , 神形的二重循环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事物的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互动融合构成流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