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鲤鱼饵中添加氯化钠的比例最高是多少呢?
这个可以看莫斯科国立大学用长度为9-12cm的一岁鲤鱼对21种游离氨基酸和经典味道物质进行了行为测试《Taste sensitivity of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to free amino acids and classical taste substances》 。
在这项研究中盐含量为10% , 氯化钠浓度1.73M的琼脂颗粒打败了传统的鲤鱼饵添加剂——蔗糖 , 在这项对比实验中蔗糖的比例也是10% , 具体见下表:
这项研究目的就是测试21种氨基酸和4种经典味道添加剂对鲤鱼嗅觉、味觉和适口性的影响 。 实验采用了印度的实验完全不同的方案 , 研究人员将待测氨基酸和味道物质按照设计实验浓度(Concentration M)各自制成了红色的琼脂颗粒以最大程度避免本底“噪音” , 然后以红虫提取物(Extract of chironomids)作为参照对象 , 对比测试鲤鱼们吃掉的琼脂颗粒百分比(Consumption of pellets) , 适口性指数(Index of palatability) , 摄食行为数(Number of catching acts) , 含持颗粒的持续时间(Duration of retaining pellet sec)等参数 。 可以说这种实验设计的数据对于休闲垂钓业帮助非常大 , 甚至很多此类研究报告中就写明该研究对于休闲垂钓业的意义 。
我们再看看钓鱼界的氯化钠推荐用量:
不要误会 , 这不是元宵也是蘸了糖的粘豆包 , 是裹上了盐的丸饵 , 欧洲人也会直接把海盐或者岩盐直接装入水溶袋投入水中 。
至于是否会污染水质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你在多大的水域投入多少盐 , 在国内的淡水养殖业解决池鱼泛塘的食盐投放标准是每亩(水深1米)投放10公斤食盐 , 也就是说每亩10公斤食盐的投放量不至于照成水质污染的问题 。
甜菜碱的用量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 , 已经被广泛的用于人类食品、动物食品和水产养殖业 , 给食品和鱼饵带来了许多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 关于甜菜碱在鲤鱼饲料中的的应用印度动植物科学大学就开展了一项名为《Effect of Betaine as a Feed Attractant on GrowthSurvival and Feed Utilization in Fingerlings of the Indian Major Carp》的研究来探究甜菜碱对于鲤鱼苗种的生长、存活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 研究形成了下面这组数据:
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25%的甜菜碱盐酸盐在生长速率比 (SGR) , 生存率 , 食物转化率(FCR)和蛋白质效率比(PER)上是最佳比例 。
这是饲料/养殖业的研究结论 , 那么休闲钓鱼界的研究结论呢 , 据Evan Cartabiano的一篇《Betaine: how much is too much?》文章介绍甜菜碱存在着明确的诱食性能曲线 。
实验的数据如下:
从这组数据你可以看到甜菜碱浓度为15.66ppm时钓获了最多的鱼平均为9.69条 , 当浓度上升到1566ppm时钓获反而下降到了平均8.29条 , 该浓度换算为百分比就是每公斤诱饵加入1.56克甜菜碱盐酸盐 , 也就是0.156% , 显然这个数字和印度研究报告的0.25%还有很大的差距 , 接下来你看欧洲著名鱼饵企业CCmoore给出的用量建议制作丸饵时的最高用量是每公斤干粉混合物使用20克甜菜碱 , 因为干粉需要添加大约50%重量的蛋液混合成湿面团煮沸 , 所以甜菜碱在湿面团中的含量大约是1.33% , 煮沸时还有一部份甜菜碱会流失到沸水中所以丸饵表皮的甜菜碱含量会低于1.3% , 为了弥补这部分损失 , CCmoore建议如果你要冷冻丸饵 , 你可以用甜菜碱洒在丸饵表面冷冻 , 当丸饵解冻时丸饵会吸收它们 。 这是CCmoore对于甜菜碱应用于丸饵时的建议 , 看似已经远远高于印度实验给出的最佳比例 , 那么在精华液的制作上CCmoore给出的比例就更高了 , 举例来说:
将水加入到50:50的玉米浆CSL粉末和甜菜碱混合物中 , 制成稀溶液 。 然后将溶液以50:50的比例添加到玉米甜糖浆中制成精华液 , 使用时可将诱饵浸入其中蘸上精华液 , 当诱饵被投入做钓水域时 , 可以稳定地释放吸引力 。
遣唐使解析:
关于甜菜碱用量的巨大差异来自不同实验方法 , 钓鱼实验的用量看似最低 , 但是作者在文章中着重提示说这项实验是在一个带有再循环水的相对较小的水箱中 , 利用小型养殖鲤鱼进行测试的 , 其次 , 这些鱼实际上并没有吃含有甜菜碱的食物 , 只是假设它们被钓获了 。 所以这项实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甜菜碱存在诱食性能曲线 。 CCmoore的建议本使相信更多是基于实战经验 , 与印度的养鱼塘不同 , 养殖业都是定时定点定量投喂 , 饲料投放量是被鱼在计划时间内吃完 , 极少会有饲料会被长期浸泡 , 所以不必考虑甜菜碱被浸泡后析出的问题 , 而实战中20-30分钟上鱼已经是非常好的鱼情了 , 所以无论是丸饵还是精华液都存在着被长时间浸泡的问题 , 尤其是基于糖浆的精华液 , 糖浆的高度水溶性会更快把甜菜碱释放到水中 , 小区域的甜菜碱浓度会迅速升高增加吸引力 , 另一角度就是诱饵本身的甜菜碱浓度下降吸引力降低 , 如果做钓水域水流较急 , 小区域的甜菜碱浓度也会迅速下降 。
推荐阅读
- 辉瑞疫苗在以色列效果明显,人类的希望!
- 景区一仓库发现100具尸体,全部遭残忍杀害
- 河南驻马店,一女子因拒绝相亲,被发小一家人殴打
- 男子自称是2906年穿越者:将在地壳下发现新世界,生活着智慧物种
- 浙江杭州,一男子将两台电脑放在警车车顶,留纸条:“给个改正机会,谢谢”
- 威宁交警警示案例,一车8人坠入百米深谷,仅3个孩子生还!
- 从文学到影视,科幻视野中的身体变革:究竟何以为人?
- 暴龙类捕食靠的是策略还是本能?
- 角龙家族的巅峰之作------三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