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发生脑梗塞之后,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要吃一辈子吗?


有人问华子 , 他曾经患过脑梗塞 , 但没有留下后遗症 , 现在正在吃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 , 这两种药是不是要终身服用 , 一辈子不能停?华子告诉他 , 这两种药物 , 是预防脑梗塞复发的“基石”药物 。 而脑梗塞的致病因素不能完全根治 , 复发率平均在40% , 所以患过脑梗塞的人 , 一定要注意预防 , 需要一直坚持服药 。

药物治疗|发生脑梗塞之后,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要吃一辈子吗?
本文插图



一、脑梗塞的致病因素
脑梗塞是指大脑中的动脉发生了堵塞 , 造成大脑局部供血中断 。 大脑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非常低 , 只要缺血超过6分钟 , 大脑神经细胞就会死亡 。 任何的医疗手段都不能使死亡的大脑神经细胞再生 , 这一部分脑细胞所负责的功能就会丧失 , 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 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 。
【药物治疗|发生脑梗塞之后,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要吃一辈子吗?】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 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因素造成动脉内膜损伤 , 所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 。 如果颈动脉、大脑动脉等地方发生了粥样硬化 , 当硬化斑块发生破溃的时候 , 就会诱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

药物治疗|发生脑梗塞之后,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要吃一辈子吗?
本文插图



二、为什么要吃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
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核心 , 是胆固醇进入动脉内膜 , 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化成的泡沫细胞所形成的 。 以现在的医疗水平 , 除非把动脉内膜剖开 , 否则没有办法把泡沫细胞从中清除 。 所以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 , 就不能根治 。 不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速度并不快 , 斑块从开始形成 , 到最后造成严重狭窄 , 堵塞血管往往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
斑块的主要风险 , 在于其容易破溃的不稳定性 。 因为斑块表面不是正常的动脉内膜 , 而是覆盖着一层“纤维帽” 。 在动脉发生痉挛 , 或是血压波动、血流冲刷等因素下 , 纤维帽就可能会破溃 。 当纤维帽破溃 , 暴露出斑块内容物时 , 就会激活血小板聚集 , 进而形成血栓 , 就可能会造成血管的堵塞了 。

药物治疗|发生脑梗塞之后,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要吃一辈子吗?
本文插图



所以想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 就要“加固”斑块 , 让其不容易破溃 。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 除了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 , 中止斑块的进展之外 , 还可以使斑块的脂质核心密度增加 , 体积缩小 , 并且可以改善动脉内膜细胞的代谢 , 还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 把不稳定的斑块转化为稳定性的斑块 , 对斑块进行“加固” 。
使用他汀类药物 ,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加固”斑块的效果 。 但脑梗塞患者的病理基础已经形成 , 为了预防脑梗塞复发 , 还要加上一个“双保险” , 就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物 。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性 , 这样在斑块发生破溃的时候 , 就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 避免血栓的形成 。

药物治疗|发生脑梗塞之后,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要吃一辈子吗?
本文插图



三、为什么要终身服药
如华子所说 , 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 , 就不可根治 。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 可以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 并且能产生部分逆转斑块的作用 。 但药物发挥作用需要时间 , 在临床试验中 , 通常要服药2~4年以上 , 才会出现明显的逆转作用 。 而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 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就会越强 , 所以他汀类药物需要坚持长期持续服用 。
阿司匹林是一种“被动防御” , 只有在斑块发生破溃的那一刻才会发生作用 。 但是我们不知道斑块什么时候会破溃 , 这是一种随机的事件 。 所以阿司匹林需要每天坚持服用 , 以抑制我们体内每天新生的血小板 , 确保在意外发生时 , 全部的血小板都受到有效抑制 , 不会聚集产生血栓 。

药物治疗|发生脑梗塞之后,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要吃一辈子吗?
本文插图



有人担心药物会出现副作用 , 所以不愿意服药 。 华子想说的是 , 药物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 , 但是药物的副作用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 曾有一位医学专家说过一句话 , 他愿意冒着副作用的风险吃阿司匹林 , 因为阿司匹林副作用造成的胃出血可以治愈 , 但发生了脑梗塞就会造成一辈子痛苦 。
药物治疗本身虽然存在不良反应风险 , 但是这是一种较低的风险 , 可以替换疾病产生的高风险 。 想不冒任何风险就完成治疗 , 目前的医学水平还达不到要求 。 所以只要用药产生的获益大于风险 , 就应该坚持药物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