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三 )



(4)应用提升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分享他人的成果,学习知识启迪智慧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检测题目进行达标检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在应用中使知识得到巩固提升,拓展延伸 。

“二”即“两个五分钟”

因为是小学生,我们在试行“四环节”的过程中,也要适时科学处理好“两个五分钟” 。

前五分钟: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确定学习明标 。

一分钟引入学习情境 。

一分钟提示学习目标 。

一分钟共议问题 。

一分钟记录自学收获 。

一分钟质疑问难 。

后五分钟:对知识的回顾、总结与巩固 。

一分钟小结 。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 。

一分钟朗读本课重点 。

一分钟对学困生的辅导 。

一分钟书面练习 。不能忽视学生的写 。

一分钟的布置作业 。作业一定要有层次性 。

这两个五分钟的运用不是一层不变,面面俱到的,要根据学科和学生年级特点而灵活运用 。

“六”依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课堂上践行他 提出的“六个解放”,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合作自主学习;解放学生的空间,给学生搭建交流探讨的平台;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做中感悟 。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敏锐观察;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深入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由学生的学来决定教师的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 。

三、实施方案

1.学校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学生基础进行有机的变动和修改,灵活运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争先发言的好习惯 。

2.为学生提供展示空间 。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围绕所学的问题,尽情的表达与展示 。

3.教学模式的变化 。打破教师只管讲学生被动听陈旧的教学模式,学校规定,每堂课延长学生自学和小组探讨问题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进行引导和点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小组内发挥长处,延长学生的讨论、发言的时间 。这样既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能在活动的过程中把小集体的小智慧依次汇集成大集体的大智慧 。而教师以点播、提示、调控为主,并在学生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把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精讲清楚 。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预习任务,拓宽学生的视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