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五 )



3.明确小组分工,发挥好行政组长和科任组长的火车头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充分认识到倾听、提问、争辩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形成有交流,有示范,有竞争,有帮扶的小组协作学习机制 。

4.评价小结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小组的整体发展 。

(三)评价机制

1.评价要从学生的听、说、思、辩、讲、评、做入手,从课前准备、课上表现、小组协作、课内外及家庭作业的完成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

2.实行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在校情况进行回顾,并填写反思记录 。

3.发挥好小组评价总结作用,每组每周要进行小结评价,每位组员客观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

4.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及时性互评、师评 。同时与作业评价、个别辅导评价相结合 。

5.家长参与评价 。坚持家校联系,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劳动、品行进行评价 。

三、方法与措施

1.备好导学案,客观,适用,坚持课后反思 。

2.积极参加研训,从其他教师的课堂中学习课改新理念、新教法,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

3.加强业务学习,从教育类书刊杂志、网络媒体中了解课改动态,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

4.协助班主任做好小组建设工作 。科学划分小组,组织各小组制定组名、口号,进行小组分工,定期进行组长培训 。

5. 配合班主任,开好班会、家长会,齐心协力抓好班级管理,加强家校联系 。

6. 制定培优辅差计划,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高质高效课堂发展 。

7. 加强学生读写姿势、书写习惯的培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


篇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如果把教学过程看着是一条生态河流,那么它的上 游就是老师的备课,中游是师生互动,下游是学生的课外延伸和拓展 。就师生互动而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阵地在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由“教”到“导”的真正转变 。因此,每一个教师必须格外重视课堂建设,应坚持多方向、多角度地改造课堂,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原则,正面引导和帮助每一名学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