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 八 )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
(2)游戏:走钢丝 。
“请小朋友一起来做走钢丝的游戏 。自己找一段距离,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老师用了几步?”
“想一想,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
活动名称:趣味夹子
活动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为此,笔者为幼儿创设了——个有准备的环境,将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 。中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的过渡,同时,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 。为此,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笔者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在具体操作中深化对数的认知做好物质准备 。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2.会将颜色相同的夹子夹在一起;
3.初步学习按卡片上的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能够手口一致地对6以内的数进行点数;
2.物质材料准备:红、黄、绿色塑料夹子若干,动物卡片若干,铃鼓,摸箱;
活动过程
1.游戏“夹夹子”,引发幼儿兴趣 。
幼儿听铃声开始夹夹子,铃声开始,往衣服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止夹 。
2.数夹子 。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 。
(2)请2—3名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
(3)请幼儿和同伴互相数一数,比一比,谁夹得多 。
3.找不同 。
(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 。
(2)幼儿间互相看看,旁边的小朋友是否夹对了 。并数数每种颜色夹子的数量 。
4.按动物数量匹配夹子 。
(1)出示摸箱,教师说明游戏玩法,卡片上有几个动物就夹几个夹子,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
(3)互相交流,验证 。
5.以舞蹈“螃蟹舞”结束活动 。
中二班
活动名称:小动物住新家(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