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方案(12)

自我评价 , 1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由教学检查组进行检查评价 。
2、转变观念 , 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 , 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 。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 , 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 , 互相学习 , 彼此支持 , 共同成长 , 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 , 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 , 基本形式有:
交谈、讨论:每组利用周教研活动 , 每周集体备课 , 围绕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问题可由组长提出 , 也可由其他教师提出)畅所欲言 , 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 在有效交谈讨论中 , 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 。教师、组长必须做好记录 。教务处每周检查做好记录评价 。
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 , 完成任务 , 强调团队精神 , 群策群力 , 在积极构建反思型教研活动的基础上 , 继续实行“学科分单元协作研讨—个人备课—资源共享—个性化使用”的备课模式 , 实行备课资源的适度共享 。
帮助:充分发挥组内经验丰富 , 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的作用 , 通过他们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 , 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 , 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 , 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
3、立足本校校本培训的基础上 , 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 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 立足校本培训 , 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 , 加强学习管理 。采取“请进来 , 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 ,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 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会 , 
4、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 ,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
①、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师撰写的案例 , 展开论坛 , 形成资源共享 。每学期每人须写1篇教学案例分析 。
②、开展学习新课标 , 实践新理念的自学研讨活动 , 举行1次研讨交流 。
③、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 , 拓宽知识面 , 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 。每学年学校进行两次面对全校教师的业务讲座 , 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备课组要进行教学反思;利用校园网采集前沿性信息等各种方法 , 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