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英语课堂教学|高段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五 )


3、积极实践,把握实质 。
从学习理论文献,明确研究方向,制订和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到以后的具体研究工作,我们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来进行 。我校承办了中英小学英语教师骨干班培训者培训活动科研现场会,承办了区教育科研所举行的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多次承办和参加了市、区各学科名师展示课及市、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举行送教下乡活动,为区内多所小学提供示范课;开展了每学期一次的青年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徒结对研讨课、对外交流课等活动,给每一位教师提供课堂实践锻炼的机会 。除了在课堂上积极实践以外,我们还经常进行总结、反思,坚持针对课题备课,每节课后写不少于五十字的教学后记 。多次参加了国家级、市级英语教学论文比赛;参加了市教科院组织的英语教案、教学设计、英语歌曲、英语演讲比赛 。参加了区宏声杯女职工双语才艺大赛;参加了区英语教师演讲比赛;辅导的学生的英语习作先后在《英语周报》上发表;辅导的学生分别参加全国小学生难忘瞬间英语作文和演讲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中、高年级的学生经常开展英语习作比赛和英语手抄报比赛,经常举办英语黑板报;学生多人多次参加了全国小学生英语奥林匹克比赛 。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课堂占据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部分有形和无形的时间,是教学活动永恒的主场所 。课堂教学是师、生、物、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相关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尽量最优化 。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资源整合
教学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内容 。本次实验中我们确立了教学资源的三个原则:以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身心特点和和持续学习为拓展外延 。即:
指导 有效课堂教学理论
基础现有教材
外延学生身心特点和持续学习的衔接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研究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 。《新标准英语》是全国性的教学用书,地区的通用性强于针对性 。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不是死板地教教材,而是以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和学生的持续学习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根据不同学生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增减,进行梳理和汇编,实行用教材 。通过本次研究活动,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小学基础知识汇编》、《小学重点词汇》和常见句型等,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了良好基础 。
(二)、良好课堂情感氛围的创设
课堂情感氛围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无法想像一个压抑、分裂甚至有些敌对的课堂氛围会产生高效的教学 。情感,即一个人面临的事物与自己已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习惯等)之间发生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切身体验或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积极稳定的情感能够提高人的创造性,是主动行为的直接推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氛围,学生不愿意学习和尝试,教也是白教 。学生只有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氛围中,才可能出现创新思维的火花 。小学英语是表情达意、文情并茂的工具学科 。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了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以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强调开发个体的潜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种新型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提出外语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地位,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一样既是课程内容也是课程目标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方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都试图向人们诠释和说明情感态度的重要性,它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一个人缩手缩脚,其办事的能力和效率将无从谈起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特别是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多与他相处,真心帮助他们,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倾注爱心,以情感人,以智服人,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这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积极的参与 。在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环境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