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的误区及对策( 五 )


对策:那如何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淘出金沙 , 凝结成真正的金子?教师就决不能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取向的中立者 , 理应从整体着手 , 在关注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引导 。另一老师在执教《九色鹿》时 , 有学生也发表了与上述学生类似的观点 , 教师马上作出评价: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 但窥一斑不能知全形 , 再好好读读全文 , 你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教师的评价、引导 , 很好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课文的人文价值统一了起来 。
六、评价过于及时客观
现象八:在语文教学中 , 教师评价学生有一句时髦的话:谁能比他说(读)得更好?紧接着第二位同学的发言 , 教师马上作出客观优劣评价 , 目的是在肯定学生的同时 , 激起更多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欲望 。可我尝试几次后发现 , 并未有预想的效果 。
反思:及时、准确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 可有时及时地作出正误判断 , 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 反而适得其反 。究其原因 ,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 教师却用理想化的标准 , 非得给他们评个上下高低 。有些学生生来思维敏捷、能说会道 , 有些学生生性内向、不善言辞在这样的前提下 , 对学生作出及时、客观的评价 , 只会助长优等生的嚣张气焰 , 浇灭其他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
对策之一:设置评价的层次
那如何使教师的评价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呢?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 , 可采用分层教学评价 , 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各方面表现、能力的观察 , 在心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 , 当学生发言、练习时 , 教师用一把弹性的标尺(即不同的要求) , 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 , 作出评价 。也许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得到表扬 , 而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得到批评或否定 , 或者大家都得到称赞 。不管怎样的评价 , 都不能作不同水平学生的横向比较(也不能比较) , 而是让学生把老师的评价作为自己前后学习情况的纵向比较 , 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
对策之二:延缓评价的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 , 有时 , 延缓对学生评价的结果 , 或不作出判断 ,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剪枝的学问》时 , 让学生分组读课文 , 发现第二组的学生在读第三自然段时 , 把不结果实结桃子中的结读成了ji。除了这个音 , 其余都读得相当好 , 如果马上批评 , 然后把正确读法告诉学生 , 效果肯定不好 , 我灵机一动 , 说道:第二组的同学读得可真棒 , 让老师也有读一读的愿望 , 不过 , 我读的时候你们可要仔细听 , 我们是否有读得不同的地方?我没有及时道出学生的错误 , 却引导他们细致地听 , 并从中发现问题 。学生很快发现 , 老师和他们在读结时意见不一致 , 我就让学生自己查字典 , 结到底该读什么?通过查字典 , 学生们自己弄明白了结的正确读法 。在这一过程中 , 我延缓了评价的时机 , 却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 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 , 看到自己的发展过程 , 建立学习的信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