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二十八中|即墨二十八中学习心得( 八 )



课堂是一个出错的地方 。让学生展示就是呈现他们的思维路线图,展示就可能出错,而让学生出错的过程,就是暴露问题的过程,善待错误,就是善待学生的成长 。相互查找对方的错误,已成为“和谐互助”高效课堂的重要文化 。这种“生教生”的学习方式并非今人原创 。当年陶行知发起的“小先生”运动,就是即学即教,让刚学会的学生当老师,通过“生教生”形式扩大学习“战果” 。“小先生”就是今天合作学习中的“小师傅” 。

反思:

1.教育家威廉·亚瑟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 。在“和谐互助”高效课堂上,教师的“导”不再仅仅着眼于“教什么,怎么教”,更着眼于学生“哪儿学会了,哪儿没学会,哪儿没学透,应该怎样学” 。

2.客观地说,最了解学生“学情”的还是“同桌的你”,“学情”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情况,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心情 。师友互助这种合作小组,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位“老师”,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对方的“学情” 。这样的学习小组实现了化整为零,传统课堂教师以一当十,导致难以照顾到每位同学,效率低下 。而“师友互助”小组则是学生以十为一,实现了大班额下的小班化教学 。

3.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讲给别人听 。从原来的教师教数学到今天的学生学数学、说数学,这是一种质的突破,一种理念的升级 。“和谐互助”高效课堂这一看似简单的教学策略,背后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原理:千法万法,容易操作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办法 。

在即墨二十八中,校长曾经都把教育比作是农业生产: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庄稼生长要尊重自然规律,孩子成长要尊重成长规律 。教育不能批量生产,教育是慢的的艺术,更是细的艺术,来不得虚假和功利 。教育最大的敌人是功利心,今天的教育出现很多揠苗助长的现象 。教育是让“直树成木,大树成荫,弯树成景”,不是让所有的树都成为参天大树,更不是向工厂流水线一样生产标准件 。

教育向农业学习,就是把学生视为渴望生长的庄稼,把老师视为农民,农民要做的就是为庄稼的自然生长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庄稼生长的土壤和环境 。农民种植的是庄稼,教师“种植”的是孩子 。庄稼长得不好,农民从不会埋怨庄稼,而是反思自己的耕耘是否精细、到位,然而,有多少教师遇到“问题孩子”时还在抱怨、打击孩子 。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激励会使学生产生不懈进取的动力,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发展自我,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信心百倍地昂首阔步 。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好方法,才能取得更优的效果 。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探讨、借鉴、实践,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