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心得体会( 七 )


4、教研管理要体现公开、公平、民主原则 。要经常性深入教师内部 , 了解情况 , 利用开展教学教研开放日、建立网站论坛、教代会等 , 给教师充分提建设性意见的机会 , 逐步修订相关制度 , 使之更合理、规范、科学 。校本教研工作是一种开创的工作 , 是智慧和理性的结晶 , 只有充分尊重每个教师价值观和和发展观 ,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和潜力 , 使教研工作有长足发展 。如采用创建“教研园地”、教研网站等形式进行管理公开和成果展示 , 实现经验共享 。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 使“管理”由外在的强压变为个人内在的自觉意识 , 而且可以树典型、立模范 , 培养教师的学习交流意识和荣辱观 。

三、加强培训 , 指导务实 。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逐步转变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的教师 , 而要使一直受传统教育观念约束的教师具有学习、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 非一朝一夕能达到 , 没有来自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 新型的教师队伍很难形成 。同时 , 学校教研机构是一种科研型、学习型的组织 , 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 是很难从事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研的教育常态工作 。只有教师不断参与学习和培训 , 才能充分实现校本教研的功能 。因此 , 需要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开展校本培训 , 这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环节 。

首先 , 要培训各学校负责人 , 使他们树立科学的教研发展观 , 清楚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环节 , 以便协调学校的各项工作 , 发挥其工作的职能作用 。其次 , 要培训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 , 使他们具备有效组织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工作思路和能力 , 明白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和首要任务 , ()基本掌握校本教研各环节的操作方法 , 指导他们能结合实际开展好组内教研工作 。同时要培训和指导学科带头人和课改骨干教师 , 使他们具备比其他人更先进的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 发挥其示范、带头、引领作用 。然后要调动上述人员的积极性 , 培训和指导全体教师学会自我反思 , 学会交流学习 , 学会与同伴协作互助 , 学会开展深入课堂教学的行动性研究 。

四、遵循原则 , 活动务实 。

校本教研活动是推进教研工作的主要载体 , 是落实“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新型教研制度的关键 。然而其活动不能滥而要精 , 要有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 只有这样 , 才能使教研活动不会成为教师口中的“累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