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点滴体会( 二 )
2、善于设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程创新教学的要求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前,我首先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同学们能提出哪些问题?上课时收集同学们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 。有的同学说,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还有: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的很剧烈,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等等 。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而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想知道发生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对新知识的需求,这样就实现了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
当然,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评价、热情的鼓励、富于情感的语言,学生精彩的发言、惟妙惟肖的表演都能激发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但这些都有待我们教师不断充电,灵活思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此打造高效课堂 。[2]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打造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利用多媒体把微观世界宏观化、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 。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微观世界宏观化,例如,在研究分子热运动时,分子的运动情况是人眼无法看到的,采用传统的挂图和讲授,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激情,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分子运动情况与温度的关系展现在学生眼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如:内燃机是怎样工作的呢?原子是怎样裂变和聚变的?等等,这些内容是我们难以用实验演示的,但通过播放录像或模拟动画,将这些现象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降低了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 。
2、利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
针对难以理解或难以想象的物理概念、模型,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十分直观形象地解释、演示出来,被学生充分理解,做到重点突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例如:能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于理解,在机械能一节的教学中,利用视频播放钱塘江大潮和大型泥石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威力,巧妙地引入能量的概念,并适时地提出流动的水、石块等的能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另外在探究物理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利用动画卫星绕地球运转,呈现给学生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和运转速度变化的视觉图,很轻松地解决了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近地点、远地点、卫星高度和速度变化一团迷雾的情境,更好的克服了教学中的难点 。最后适时地出示从网络上下载的神州五号飞船 环绕地球后下落的三维动画,使学生对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应用又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