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越高睡得越晚吗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似乎睡眠时间也跟着越来越短,睡得早起得早,当然也有睡得晚起的迟的,那么最近网上有消息说智商越高的人睡得越晚,这是真的吗?相信大家也都很感兴趣吧,那么下面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
最近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IQ越高,睡得越晚” 。这是真的?难道早睡早起的百灵鸟智商还不如成天不睡觉的猫头鹰?
流言溯源:猫头鹰型的人更聪明
猫头鹰跟百灵鸟之间谁更聪明,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需要追溯到1999年的秋天 。
来自澳洲悉尼大学的心理学专家罗伯茨(Richard D. Roberts)跟美国空军研究机构的(patrick C. Kyllonen)合作,他们招募了400明刚刚训练6周的新兵 。这两位研究者仔细的观察测量了新兵的昼夜节律得分,记忆力,敏捷性,他们结果发现一个惊人的事情,越是早起早睡的新兵,他们在记忆力和敏捷性这些方面他们都要比那些晚起晚睡的新兵弱 。
因此,罗伯茨和基罗纳认为,晚起晚睡的人更聪明 。不过,因为样本的特殊性,他们的结论能否得到足够多后续研究的支持,还是一个未知数 。
8年后,也就是2007年,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者发现,在创造思维的所有维度上(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跨越性),猫头鹰型的人得分都要高于百灵鸟型的人,尤其在独创性方面两者之间存在实质差距 。该项研究中参与者的年龄从19岁到76岁,具有相当宽广的年龄跨度 。
晚睡的人或许更具创造性
“晚上思路清晰、效率高”“以前写作文好多都是在凌晨写完的”“零点过后精神亢奋,不是看论文就是看设计”......在网上推出《晚睡晚起的人更聪明?》科普文后,不少网友留言说明自己晚睡的理由,而阅读、设计、写作等创造性行为是大多数网友熬夜时所做的事情 。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吴小姐就是只“猫头鹰”,她坦言一天中灵感爆发的时间是晚上12点到凌晨2点,“好像自己更适应这个作息习惯,也谈不上比别人聪明 。”
其实,关于“猫头鹰”与“百灵鸟”到底谁更聪明的问题,早在1999年就有心理学家做过研究 。
而2007年来自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创造思维的所有维度上,猫头鹰型的人得分都要高于百灵鸟型的人,尤其在独创性方面两者之间存在实质差距 。除此之外,博洛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测查了1254名18岁到30岁的大学生,发现猫头鹰型的人更喜欢使用右脑思考,强调直觉和综合,而百灵鸟型的人更喜欢使用左脑思考,讲究逻辑和分析 。通常来讲,创造性跟右脑有更密切的关系 。
“晚睡觉的人创造性强,果然熬夜的人都是文艺青年啊!”有网友看完科普全文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
智商与作息时间没关系 只是聪明的人更适应夜间活动
科学家的研究似乎能说明晚睡的人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但还有一种可能性被忽略了:智力高的人也许更适应晚睡晚起的生活节律 。伦敦心理学家金泽哲,有关智力的研究对此给出了一个初步解释:在远古环境中,人类更多的是在白天活动,相较白天,夜晚是一个不熟悉的新环境,在夜间活动要求更高的适应能力 。金泽哲还做过一项对美国青少年的追踪研究,测量了15197名18到28岁的学生在1994-1995年间的智力水平,以及2001-2002年间作息时间的数据 。
这项研究的结果一方面说明了智商的确影响作息安排,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这种影响的直接效应非常小 。因此,关于晚睡与智力的关系,准确点说,只是聪明的人更擅长在夜间活动,“猫头鹰”里面智商高的人要比一般人多,但这个结论反过来就未必对了 。
“晚睡晚起的人并不一定智商高,也更不可能通过调慢自己的昼夜节律来提高智商 。”这篇科普文的作者“非言语”,对于“晚睡的人是否更聪明”给了这样一个解读 。
养生常识 如何如打造优质睡眠
一、环境营造法
1 比较 昏暗、安静的睡眠环境,可以是我们的大脑尽快的平静下来 。也可以听听轻柔的催眠乐曲,你会慢慢融入既定得情境中,有助尽快入睡 。或者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滴水声以及雨水淅沥淅沥声音 。
2 手机最好关机,或者放在离床比较远的地方,不然,我们总想看看、玩玩手机,大脑就是在运作 。
3 可以在枕头旁边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水果,水果的香气,让我们美美的睡上一觉 。
二、调节身体法
1 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调节睡眠周期 。不要长时间过晚的睡觉,和长时间的赖床 。
2 深呼吸,先5秒钟慢慢吸气,然后用5秒钟屏住呼吸,再5秒钟慢慢呼气,反复多次,让自己身体慢慢放松下来 。
推荐阅读
- 午睡得当给OL身体充电
- 考试多了孩子的智商会下降
- OL午睡得当可降血压护心脏
- 惊!职位越高压力越大
- 5大健康助眠术让白领睡得香
- 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
- 喝酒的危害 喝了一口这物智商竟退化成“婴儿”
- 失眠不怕这样做睡得香
- 睡眠认识的五个误区
- 走出10大误区才能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