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五个关键词,回望2021年的互联网行业( 二 )


比如 , 2021年12月23日 , 腾讯宣布了“派息计划” , 会将持有的约4.6亿股京东股票作为中期股息派发给腾讯股东 , 腾讯持有的京东股份将从17%下跌到2.3% , 不再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 , 与此同时 , 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将卸任京东董事 。
无独有偶 , 滴滴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的同时还表示 ,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辞任滴滴董事会董事 。
考虑到京东电商之于腾讯的支付、滴滴之于阿里的出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在2021年末 , 腾讯和阿里先后与投资公司“分道扬镳” , 显然不是偶然 。
事实上 , “反垄断”只是政策监管潮最显眼的举措 , 在此之外 , 我们可以看到有关部门对互联网行业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
比如 , 2021年7月 , 滴滴悄然赴美上市 , 直接触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 也正因此 , 截止目前 , 滴滴的App在应用商店依然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 。
11月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 该法律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不得有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 紧接着 , 到了12月 , 豆瓣、唱吧、爱回收等106款App就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行为而下架 。
想必在相关法案的接连出台下 , 2021年的互联网强监管 , 只不过是个开始 。
02
股票下跌
有关部门屡屡制裁违法的互联网公司 , 带来的最明显的影响 , 就是在资本市场上 , 相关企业的股价应声下跌 。
比如2021年12月14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阿里、百度依法作出处罚后 , 这些公司的股票都开始飘绿 , 截止当日港股收盘 , 阿里巴巴下跌2.63% , 腾讯下跌2.89% , 美团下跌3.81% 。
不过这并不能解释为何整个2021年 , 互联网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 。
36kr统计的数据显示 , 截止2021年12月末 , 代表中概股指数表现的中概ETF已经从2021年初的85.6美金 , 跌至40美金 , 直接腰斩 。 事实上 , 从单个巨头的股票走势 , 我们更能看到这种趋势——2021年以来 , 阿里巴巴股价下跌了46% , 拼多多股价下跌了64% , 滴滴股价下跌了57% 。
创事记|五个关键词,回望2021年的互联网行业
文章图片
图3/6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在流量触顶的背景下 , 互联网公司讲的“长线故事”越来越难以吸引投资人 。
QuestMobile发布的《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数据显示 , 截止2021年9月 , 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为11.67亿 。 而2019年同期 , 这个数字就达到了11.33亿 。 这也意味着 , 整个互联网行业已经没有天然的流量池可供挖掘 , 很难用增速去掩盖亏损顽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