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棉铃虫大田使用技术示范( 二 )


总体来说频振式杀虫灯在二十九团防治棉铃虫等害虫效果较好,是29团防治棉铃虫重要措施之一 。 2.2农二师三十三团试验结果分析
2.2.1诱集虫量调查
于棉铃虫各代羽化期开灯,开灯时间分别为棉铃虫越冬代羽化期:4月28日至5月30日;棉铃虫一代羽化期:6月10日~7月5日;棉铃虫二代羽化期:7月15日~8月15日,每晚22:00至凌晨7:00开灯,每个单位定点定灯观察,记录汇总11盏杀虫灯诱集棉铃虫等害虫和天敌的数量 。
由上表分析:2003年诱到的棉铃虫各代都较少,越冬代棉铃虫平均每盏灯不足两头,一代棉虫平均每盏灯4.3头,二代棉虫平均3.4头/盏,对棉铃虫诱集较少主要因为2003年棉铃虫在三十三团轻发生,棉铃虫虫口较少 。 此外,通过试验发现频振式杀虫灯对天敌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特别是诱杀草蛉较多,诱杀草蛉多的原因,可能与蚜虫发生量大,草蛉量大有关 。
分析|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棉铃虫大田使用技术示范
文章图片

2.2.2示范区和对照区棉铃虫各代百株卵、幼虫数量调查
从表3可看出,示范区棉铃虫的虫口基数还是略低于无灯区,但在总体上虫口基数很低,主要原因是2003年棉铃虫发生很轻 。 但对其它磷翅目害虫表现出较好的诱杀效果 。
2.3农三师五团试验结果分析
农三师五O团于5月15日~9月20日每日夜晚开灯,以虫情测报灯为对照进行了“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和虫情测报灯单灯对比试验,两灯相距200m 。 频振式杀虫灯单灯共诱集各类夜蛾科害虫1650头,其中棉铃虫258头(雌蛾213头,雄蛾45头)、地老虎126头;智能虫情测报灯单灯共诱杀各类害虫3635头,其中棉铃虫638头(雌蛾420头,雄蛾218)、地老虎2298头,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棉铃虫有较好的诱杀效果,但诱杀效果不如智能虫情测报灯 。 此外两灯都对天敌有一定的诱集作用 。
2.4农六师使用结果分析
农六师从1998年开始推广频振式杀虫灯目前已在全师的大部分植棉团场推广应用,使用数量3000多盏,6年来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共诱到各类夜蛾科害虫44.7万头,其中棉铃虫20.8万头,地老虎23.7万头,马铃薯花斑虫0.04万头,春尺蠖0.13万头杨毒蛾0.03万头,瓢虫0.0138万头,草蛉0.06万头,虽然对天敌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与诱杀的害虫相比是较小的 。 目前已广范应用于棉铃虫、春尺蠖、地老虎的防治和预测预报 。
2.4石河子农八师一四八团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田设在一四八团十一连23#、22#、17#19#、18#、20#条田周围,总面积120多hm2,共设35盏灯,沿条田四周环状排列,杀虫灯于4月26日安装并开灯,灯距地面1.5m,每天傍晚开灯,次日凌晨6:00关灯,全期开灯两次,第1次开灯时间为4月26日~月20日,第2次开灯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31日 。 在开灯时间里选择有代表性的3盏灯,调查记载诱杀害虫、天敌的种类、数量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