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棉铃虫大田使用技术示范( 三 )


从表4可以看出,频振式杀虫灯对多类害虫有较好的诱杀作用,但对棉田天敌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特别是对草蛉和姬蜂的杀伤作用较强,因此在天敌数量大,害虫虫口较小时间里,应关灯保护棉田中的天敌 。 虫情测报灯(黑光灯管)与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的诱杀效果对比试验(单灯比较),结果见表5 。
由表5可以看出,频振式杀虫灯诱蛾总量较虫情测报灯诱蛾总量少2049头但诱杀棉铃虫数量较虫情测报灯多5头,较虫情测报灯高出7.94% 。 说明频振式杀虫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棉铃虫的诱杀效果较好 。 2.4.3棉田棉铃虫幼虫量及蕾铃被害情况
7月25日、8月25日对灯诱区(距灯30m、60m90m范围内)和非灯区棉铃虫幼虫量及蕾铃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灯区和非灯区调查棉铃虫虫数均为0,蕾铃被害均为0 。 原因是2003年二、三代棉铃虫一四八团发生极轻 。
2.5农十三师红星一场试验结果
2003年红星一场于2月25日架灯,3月1日至8月25日全程夜晚开灯,制定了频振式杀虫灯使用制度,严格开关灯和收虫制度,同时安排了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黑光灯诱集虫量的对比试验 。 试验设专人开关灯、收虫和分类记载,通过掌握灯下虫情,用来测报虫情和指导其它防治措施的制定 。 经过对灯下所诱蛾类逐分类统计分析,振式杀虫灯不仅对棉铃虫、春尺蠖等害虫有较强的诱杀效果,而且对盲蝽、地老虎、玉米螟、天幕毛虫杨二尾舟蛾、金龟子类、叶甲类等鳞害虫也具有较强的诱杀作用,对示范区各类昆虫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同时试验发现频振式杀虫灯对部分天敌草蛉有一定诱杀作用 。 红星一场林木害虫主要有春尺蠖、天幕毛虫、二尾舟蛾等,发生最早的是春尺蠖,其次是二尾舟蛾和d幕毛虫 。 根据试验统计数据分析:在三种诱虫灯中频振灯对三大林木害虫各代成虫的诱集力最强的,频振灯单日最高诱蛾量达103头,高压汞灯次之,黑光灯效果最差 。 频振式杀虫灯不仅对春尺蠖成虫有较强的诱杀力对二尾舟蛾和天幕毛虫的成虫亦有很强的诱集力,且诱虫效果均优于高压汞灯和黑光灯 。 详见表6 。
通过调查,频振灯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最好,最高日诱棉铃虫成虫可达30只,其次为高压汞灯和黑光
灯 。 调查时还发现频振灯对天敌草蛉也有一定的诱杀力,在一定程度上杀伤了天敌,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灯下天敌与害虫的出现情况,必要时可避开天敌成虫高峰期,尽可能的减少对天敌的杀伤,最大限度的保护天敌 。
调查发现诱集区内林木及棉田幼虫的发生呈嵌纹分布,以灯为轴心约10m见方内枝条和棉株的落卵量较非灯区高3%以外,其余区域内林木枝条和棉株落卵量均较非灯区低15%~20% 。 由于2003年红星一场棉铃虫、春尺蠖发生较轻,田间棉铃虫卵量较低,所以田间示范区和对照无灯区棉铃虫虫口都较小 。 (2002年防治效果较好,2002年诱杀区平均百株落卵量为17.63粒,百株幼虫数5.4头,无灯区百株卵量24.1粒,百株幼虫7.89头,示范区较无灯区分别降低36.8%和32.25%,尤其是二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示范区百株卵量为28.4粒,百株幼虫为7.9头,而对照无灯区百株卵量41.2粒,百株幼虫11.2头,比对照无灯区分别降低31.07%和29.4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