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用智能坐垫“监控”员工?涉事公司回应:只是新品内测


界面新闻|用智能坐垫“监控”员工?涉事公司回应:只是新品内测
文章图片
图1/3
图片来源:unsplash
采访人员 | 佘晓晨
近日 , 一位在杭州上班的员工发现 , 自己被椅子上的坐垫“监控”了 。
据《都市快报》报道 , 几天前 , 一位昵称叫做“苹果橙子妹妹”的网友在网络上发帖表示 , 其所在的公司HR通过一个坐垫监测到了自己的工作情况 。

界面新闻|用智能坐垫“监控”员工?涉事公司回应:只是新品内测
文章图片
图2/3
该员工晒出的智能坐垫图片
根据这位网友在“19楼论坛”上的描述 , 前段时间 , 公司给员工发放了一批坐垫 , 可感应人体的很多数据 , 包括心跳、呼吸、坐姿等 。 此外 , 如果坐垫感应到你长时间不动 , 还会提示你活动一下 。
起初 , 该员工和同事都觉得这个产品很实用 , 也并不排斥 。 但之后的一天 , 她发现自己的工作情况都会被上传到后台 , 也能被公司的HR看到 。
该员工在帖子中表示 , “突然有种上班被扒光了的感觉 。 上班就像坐牢 , 时时刻刻都是被监控被监视的那种感觉 。 这种体验真的很差 。 也不是有心要摸鱼、要偷懒 , 但是谁上班能保证每一分一秒都是在认真工作的?”
界面新闻试图联系上述员工 , 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

界面新闻|用智能坐垫“监控”员工?涉事公司回应:只是新品内测
文章图片
图3/3
该员工晒出的智能坐垫连接的App截图
由于坐垫可以和手机App相连接 , 员工坐在椅子上的时长、离开椅子的时间也都会上传到系统中 。 该员工在帖子中认为 , 坐垫仿佛变成了监视器 。
在这份帖子的下方 , 有网友认为 , 这种监控行为无异于坐牢;也有人表示 , 在上班时间 , 如果自己没有偷懒 , 即使有监控也无需害怕 。 同时还有人质疑 , 这或许只是公司的一次炒作 。
但随后 , 这家公司很快做出了回应 。 界面新闻观察到 , 2020年12月23日晚间 , 一个名叫“杭州荷博物联”的账号在帖子下方做出了解释 。 该账号表示 , “智能坐垫为我司研发中心正在研发的新产品 , 主要功能是监测使用者的健康状况 。 目前该产品还处于研发阶段 , 分发给员工使用的也是试验品 , 并未在市场上进行过任何形式的销售 , 也不存在广告行为 。 ”
而对于为何让员工使用该款坐垫 , 公司的解释是 , 其本意是为了收集更多的试验数据 , 这些数据将严格保密 , 不会计入考核、考勤 , 也不会作为各项奖金发放的依据 。 上述回应的落款为“杭州荷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此外 , 据《都市快报》报道 , 该公司表示涉事HR未遵循隐私保护条例 , 已对其给予严重警告 。
天眼查App显示 , 这家公司的确是一家科技创业公司 , 成立于2020年3月9日 , 其经营范围包括物联网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等 。 据《都市快报》报道 , 公司CEO张先勇为埃因霍温理工大学人机交互工程博士 , 毕业后回国 , 曾在阿里巴巴工作过 。
实际上 , 在2019年4月 , 一则关于环卫工人佩戴智能手环上班的新闻就曾引起热烈讨论 。 据《人民网》报道 , 在南京某区 , 环卫工人在工作时戴上了一款智能手表 。 除了定位功能外 , 如果工人在原地停留休息20分钟以上 , 手表就会自动发出“加油”的提醒 。 该事件一经发酵后 , 管理方取消了该功能 , 同时表示“只是一种管理手段 , 不作为考核依据 。 ”
这种类似的监控行为是否侵犯了个人隐私?对此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律师向界面新闻表示 , 如果是在上班时间做的监控 , 不构成侵犯隐私权 。
但游律师也表示 , 就监控行为本身 , 如果公司要依据监控的数据对员工进行惩处 , 应当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条的规定 , 即“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 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 提出方案和意见 , 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 ”
【界面新闻|用智能坐垫“监控”员工?涉事公司回应:只是新品内测】如果公司未将数据用作考核或惩处的依据 , 严格意义上来说 , 确实没有侵犯员工的隐私权 。 但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 无论这次事件是否为炒作 , 工作中的隐私问题都应被加倍重视 。 作为公司 , 也要谨慎使用科技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