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大厂员工“35岁危机”背后真相:校招生“真的很便宜”( 五 )
但2021年裁员潮的同时,各互联网大厂也大幅提高校招比例,腾讯为2022届校招开放了5000个岗位,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京东、阿里、美团计划引入上万名应届生,部分人才的薪资待遇甚至高于往届生 。一位在一线大厂负责校招的HR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人力成本看,校招生相较于社招员工,“真的很便宜” 。他举例,社招一名员工,公司要支付起码40万~50万元年薪,加上五险一金,大概乘以30%~40%,这是很高的成本 。但公司只要花20万~30万元的年薪,便可以招到很好的校招生 。互联网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几千名应届生,一起做培养计划,均摊到每一个人身上,培养成本很低 。
刘昕认为,总体而言,招聘新人还要涉及多缴纳社保、管理成本等 。对企业来说,能用加班解决的问题,企业尽量都不会去多招人 。
35岁危机背后的用工内卷
脉脉数据研究院2021年发布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调查显示,被统计的国内20家企业中,平均年龄均在27~33岁之间 。其中,以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为代表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含30岁)的公司几乎占一半,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相对最低,平均年龄仅27岁 。BAT中,阿里巴巴员工平均年龄31岁,百度平均年龄30岁,腾讯员工平均29岁 。
国外知名科技公司同样更青睐年轻人 。市场调查公司Statista在2017年曾统计,顶级科技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在27~39岁之间 。AOL、Facebook、linkedIn、Salesforce和Google等5家公司在30岁及以下,苹果、亚马逊、雅虎、英伟达等大多公司的雇员年龄是31~35岁之间,IBM、惠普等少数3家公司雇员年龄超过38岁 。
“35岁危机”在互联网企业中长期存在,超过35岁尚未成为高管的互联网从业者,更容易被优化掉,也更难找到心仪的工作 。一位在头部大厂做企业文化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许多互联网公司的文化都有一句口号,叫“拥抱变化”,而这句话体现在HR的工作上,是更喜欢招聘年轻人,相比之下,资历深的人适应能力和思维转变能力都不是那么强 。
“面对变化,年轻人更愿意去采取一些进攻性的姿态,老员工更多采取一些保守式的姿态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相较于大多数成家的35岁以上员工,年轻人工资更低,学习能力强,精力充沛,更愿意加班甚至“996” 。此外,公司大部分业务开发岗位门槛不高,对公司而言,对新人和老人的需求一样,但工资有高低,公司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新人 。
即使升到管理层,35岁以上的员工随时也有被裁的风险 。一位曾在BAT工作的人士提到,公司有一些中层,工作10年,年薪百万,但不一定能与他们给公司带来的回报划等号,“只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陪公司成长” 。一些年龄在35~50岁之间的职场中年人,开始被认为“霸占”管理岗多年、业务不精又擅长办公室政治,会陆续被大厂“优化”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视点·观察|收购黑鲨入局VR设备,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搞得定硬件制造吗?
- 视点·观察|每天9.9元起就能租手机?租赁平台被指向未成年人放高利贷……
- 视点·观察|虎年只有355天 少的10天你知道去哪了吗?
- 视点·观察|肯德基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 是否在搞“饥饿营销”?
- 视点·观察|涉嫌传销再陷逃税风波,“微商教母”张庭夫妇最少补税118亿?
- 视点·观察|新卡流量糊涂账 老卡资费难降档
- 视点·观察|快递为何“送不上门”?难点在哪?
- 视点·观察|因解决BUG不力 LastPass或面临2000万欧元的GDPR罚款
- 视点·观察|媒体评王冰冰遭人肉:曝光他人隐私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