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柔宇悲歌( 四 )
柔宇在招股书(申报稿)中称 , 公司虽掌握业内领先技术 , 但目前尚需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满足客户对于大规模量产的需求 。 在其计划里 , IPO拟公开发行12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 , 募集资金144亿元 , 其中约50亿元计划用于柔性显示基地升级扩增建设项目 。
虽然融资金额单位以亿计算 , 但对于显示屏这个资本密集型产业 , 柔宇融资并不算高 。
从2002年进军面板行业以来 , 京东方以负债经营、杠杆融资并购的方式扩产建厂 。 至今 , 京东方融资超过700亿 , 几乎是一家工业企业能在资本市场所做的最大融资 。 因融资金额巨大 , 早期京东方也广受诟病 , 《南方周末》曾评价其“圈钱”技艺极其娴熟 。
正是这700亿让京东方走到了面板龙头的位置 , 京东方先后在合肥、成都、重庆、福州、北京等地建设了14条产线 。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曾总结了京东方的发展模式:“投一条200亿的产线至少需要100多亿的本金 , 没钱怎么办?我们跟地方政府商量 , 通过资本市场向当地的资本投资平台定向增发 , 拿到资金后 , 我们再把这部分钱投入到当地去建设企业 , 去发展 。 ”
柔宇试图以不同的技术路线重新定义行业 。 为降低成本 , 柔宇采取独立于三星LTPS阵营之外的技术路线:ULT-NSSP柔性屏技术路线 。 刘自鸿认为 , 正是由于采用了低温工艺和非硅材料以及更为简单的制程工艺 , 设备投资成本也相应大幅降低 , 因而柔宇的产线的投资额远远低于京东方、维信诺等厂家 。 例如 , 京东方日前宣布量产的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 , 投资额高达465亿元 , 而柔宇一期产线的投资仅为110亿元 。
但时代已经不同了 。 十年前 , 面板行业面临的困境 ,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以一言蔽之 , “没有液晶面板寝食难安” 。 作为全球最大彩电制造基地 , 中国内地一度因不能自产液晶面板 , 不得不高价从韩国、中国台湾面板企业手中采购 , 京东方代表的是国产替代的主题 。 如今 , 这样的时代命题已经不再 , 还年幼的柔宇要面临特大巨头京东方、三星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 。
“没有历史包袱的创新者 。 ”刘自鸿曾这样形容柔宇 。 他认为 , 柔宇不像传统面板厂商在LTPS技术等方面投入过数百亿甚至千亿的资金 , 因而可以开发自己的ULT-NSSP技术路线 ,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 我们可以全新开始” 。
但在陈炎顺看来 , 面板业像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一样 , 前有狼后有虎 , 一定要做到全球前五名去 , 骑在中间 , 稍不小心就会被吃掉 。 没有高投入 , 没有规模化 , 就跻身不到第一阵营 , 就只能被一线厂商打压得无还手之力 。
推荐阅读
- China|中国移动10086 APP发布公告:将于1月30日停止运营
- 中国新闻网|最新数据:中国有效发明专利359.7万件 有效注册商标3724万件
- 中国新闻网|美团外卖:西安受疫情影响骑手免除所有违规扣罚
- 中国新闻网|易导致浪费!当抵制!中消协批肯德基盲盒
- 反刍动物|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教授带领团队再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代码|周鸿祎: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中国人35岁就老了?程序员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
- 一财网|“断网”上热搜!中国电信回应:网络设备故障
- 人物|周鸿祎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不知道为什么 中国人好像35岁就老了
- 新浪科技综合|中国学者找到新生儿黄疸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建预测模型
- 中国基金报|砍仓4亿!“木头姐”出手,大举减持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