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从“阅读宠儿”到“泡面神器”,Kindle为何掉了队? | 周末谈( 二 )


所以 , Kindle成为不少人口中的“泡面神器”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 是电子阅读市场环境的变化和Kindle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产品设计 , 共同演化成为今天的局面 。
当然 , 如果单从硬件角度观察 , 在电子阅读设备中 , Kindle依然是头部 , 其他品牌的硬件设计目前还无法与之相比 。 但这种单薄的硬件优势并不足以支持Kindle走向辉煌 , 毕竟人们的口味已经被丝滑的触屏“惯坏”了 , 还有多少人能够忍耐“点一下等两秒”的墨水屏呢?
不过 , Kindle并不是一无是处 。 大众阅读层面Kindle做得不够好 , 但就个人的体验来说 , Kindle在人文、社科等专业阅读层面还是很强的 。 比如前不久出版的两本大部头著作 , 《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和《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上卷) 》 , 当时找遍全网 , 只有Kindle商城有电子版 。
类似的情况不少 , 很多需要深度阅读的作品 , Kindle商城更新几乎是最快的 。 此外 , 外语学习也是Kindle的优势 。 大多数App都能提供英文翻译 , 但除此之外就付诸阙如了 。 但Kindle可以自行安装电子词典 , 这对于小语种学习来说就很诱人 。
这也是为什么Kindle不妙的消息传来 , 网上有颇多惋惜的声音 。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 , Kindle在细分领域的一些优势短时间内仍是不可替代的 , 只不过这些需求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大众 , 以至于不能撑起Kindle的整个商业模式 。
如果有一天Kindle真的消失了 , 我们只能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 , 谁让Kindle产品设计“掉队”了呢 。
本文转自新京报 作者:江城
本文编辑:徐彦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