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手机看跑分的日子过去了
本文来自雷科技
你有多久没 “跑个分”了?
时至今日 , 跑分依然是国内厂商宣传性能的必要手段 , 但它在发布会上的比重已经降低 , 就连最先喊出 “不服跑个分?”的小米 , 也将跑分从调动全场情绪的压轴大戏 , 变成了一项颇有调侃意味的 “历史致敬” 。
文章图片
图1/8
不仅厂商如此 , 消费者也亦然 。 随着 2021 新机潮的到来 , 多家新机的跑分成绩纷纷在网上曝光 , 但当数码媒体兴奋地表示 XX 处理器又刷新了 XX 记录的时候 , 消费者的反应却不再像以往那么强烈 。
难道跑分真的已经过时了?
跑分背后的一面
作为跑分的始作俑者 , 小米的跑分战略在我国智能手机普及初期 , 无疑对整个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 雷军用 “不服跑个分?” , 成功揭开了一些旗舰机的遮羞布 , 让性能代替营销成为了评价手机的重要标准 。
文章图片
图2/8
但跑分的变质也始于此处 , 对于一些新晋厂商 , 跑分成为了他们在手机领域打响名号的招牌 , 而且不用承担后果 。 其中风头最盛的无疑是乐视 , 贾跃亭曾多次用 “跑分帝”等词汇形容乐视系列手机 , 不过消费者实际上手后发现 , 乐视对处理器的优化也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 , 反而处于行业下风 。
文章图片
图3/8
当厂商都开始用跑分来吹捧自己的时候 , 消费者购买前后的落差感也就可想而知了 , “娱乐兔”等称号的兴起也在此时 。 不少业界同行也对这种刻意讨好跑分软件的行为表达了不满 , 就连苹果首席营销官菲尔席勒也表示 , 很多手机厂商都在跑分环节作弊 。
除了跑分作弊之外 , 跑分软件的标准不一也被众多数码爱好者所诟病 。 小米安兔兔跑分的虚高、苹果和三星的 GeekBench 成绩争议、以及华为和 3DMark 的纠纷 , 都曾成为数码圈的大热话题 , 但由于跑分软件本身的标准权重不公开 , 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 不过厂商和跑分软件一而再再而三的翻车 , 也无形降低了跑分软件的公信度 。
跑分为何式微?
跑分热度的下降 , 固然与评测标准不统一有关 , 但小雷认为 , 品牌之所以将跑分的宣传权重下调 , 和手机的软硬件发展也脱不开关系 。
从 Android 5.0 时代(2014 年)开始 , 谷歌彻底开放了针对 64 位处理器的系统支持和 ART 虚拟机 , 大幅改善了安卓平台执行效率低的特点 。 不过很不幸的是 , 彼时的安卓机型正好赶上著名的 “火龙”高通骁龙 810 , 随后的骁龙 820 表现也令人失望 , 那时期 , 各大品牌的跑分热也来到了高潮 , 谁都希望跑分数字来证明自己驾驭住了这两颗芯片 。 但反过来说 , 消费者也第一次知道了跑分高的手机 , 有时也不太好用 。
文章图片
图4/8
从骁龙 835 开始 , 品牌就开始有意识地下调关于跑分的宣传 。 在 835 可以流畅运行吃鸡和王者荣耀的大背景下 , 再谈跑分自然没什么意义 。 厂商开始进行从 “硬”到 “软”的转变 , 小米、OPPO、华为等厂商 , 都和腾讯建立了联合游戏实验室 , 性能的宣传也从跑分变成了高帧率这种消费者可感知的项目 。
文章图片
图5/8
当高帧率这最后一枚筹码用完时 , 手机厂商开始转向别的领域 , 潜心发掘摄像、音响、震动、系统生态的卖点 , 大家纷纷参照苹果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辨识性 。 彼时品牌辨识度相对薄弱的小米 , 就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学费 , 小米 8 仅有八百万台销量 , 而小米 9 则只有两百余万 , 而华为虽然最初游戏领域表现一般 , 但凭借拍照、续航等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 , 性能唯一论成为历史 。
厂商的性能牌不好使 , 其实也意味着在中国手机市场在增长触顶后 , 开始完成从 “量”到 “质”的转变 。 旗舰手机芯片已经可以完美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 再去纠结那一两万的分数领先毫无意义 。 当消费者体验不到跑分带来的好 , 那么过度宣传跑分带来的舆论反噬肯定少不了 。
文章图片
图6/8
不过小雷认为 , 虽然跑分作为一项比较黑箱的评选 , 如今已不太受消费者信任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小米 “不服跑个分”的呐喊 , 成功的在智能机刚普及的年代 , 向大家提供了一种相对量化的评测方法 , 促使一些溢价严重的机型退出了历史舞台 。
跑分的变革
不过在这两年 , 手机的性能权重开始变大 。 原神、使命召唤移动版等手游 , 重新树立起了手游画质的新标杆 , 120Hz 高帧率的加入 , 也让这些游戏有了更加充分的发挥空间 , 大批用户开始从吃鸡和王者荣耀的世界中走出来 , 接触到更加绚烂的世界 。 所以我们看到 , 近两年关于跑分的热度也开始慢慢复苏 。
文章图片
图7/8
不过对于大多数消费者 , 相较于分数本身 , 如今他们更看重机型的实际表现 。 帧率、散热等测试开始成为手机评测的日常 , 这一点也和一些测试软件的门槛降低有着直接关系 , 毕竟在几年前 , 你几乎很难看到一款实时检测帧率并且不收费的帧率软件 , 例如 GameBench , 它的价格是 5000 美元 / 年 , 并且每月只能使用 20 小时 。
文章图片
图8/8
不论如何 , 跑分已经完成了属于它的历史使命 。 相较以前 , 当今的手机发展更加均衡完善 , 几年前极客们梦想中的 “水桶机”如今能轻松买到;大众消费者在市场的充分教育下也更加理性 , 更加懂得规划自己的需求 , 跑分能够为代表消费者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新浪科技综合|手机看跑分的日子过去了】但小雷在心中 , 还是想向那些跑分软件的开发者说一声 , 辛苦了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